砂石骨料是依附于天然石矿资源的产业,长期以来以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随着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资源开采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砂石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 可开采的资源
以前,砂石多数是在江、河、湖、海和古河道开采的天然资源。近年来,保护天然砂石资源、治理河道景观、保护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各地政府已下令禁采或限采天然砂石。砂石企业必须转向石矿开采,通过加工制造获取成品,传统砂石产业赖以生存的源头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要根据各地政府对砂石资源的重新规划和布局,寻找新的石矿资源进行开采。
2. 开采方式、生产方式
以前是采集天然砂石资源直接用于工程建设,砂石加工量很少;现在需要开采石矿,通过机械装备来制造。原来几台简单的设备、几艘采砂船和几辆运输车就能满足生产,是简单、游离、分散的人工或半机械化的生产方式。现在要对整个生产系统进行设计,需要成套先进的、高效的、节能环保的机械装备,要建设生产线,同时要建设集开采、加工、运输集成化、自动化、规模化、绿色环保的现代化工厂。
3. 经营模式、投资规模
以前是小规模、分散、多家企业经营 ;未来将是大规模、集中、几家大企业经营。
以前小企业投资几十万就能生产,规模大的企业投资几百万到上千万 ;现在矿山采用拍卖方式,需要成套的生产装备和上亿或十多亿的资金。
由于规模化生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的数量将会急剧减少,一些设备简单、规模小、能耗高、粗放式经营的企业将会被淘汰。目前各地在不断整顿和关闭企业,在几个月内,一个城市所属的一条江或一条河道流域的几百家企业就变成了几家,甚至全部关闭。今年以来,仅九龙江、富春江、长江沿线、渭河流域等,就在近半年时间里关闭了 2000 多家砂石企业,北京及周边关闭 600 多家,山东、安徽、湖南、湖北、西南等地区也都在关闭。据统计,2014 年全国关闭的小型砂石企业有上万家,各地政府不断加大对矿山的整合力度 , 陆续关闭和淘汰环保不达标的落后企业。
4. 竞争对象
我国砂石骨料进入了大矿时代,砂石骨料行业受到了各界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企业跨界涌入,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建材集团、中国中材集团、冀东集团、海螺集团、华新集团、中建集团、长江三峡集团及其他水泥、混凝土、工程建设等上下游企业已经进入 ;有色、非矿、水利、水电等企业正在进入。这些企业在各地相继投资几亿到十多亿元建成了年产千万吨规模的先进机制砂石生产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一些咨询、设计、投资公司等也都在进入。
5. 竞争区域
砂石骨料是典型的区域资源和区域使用产品。由于产品重量大、价值低,受运输成本的限制,几十年来都是在小区域内生产和使用,其竞争也是在小区域内,一些地区禁采或限采后,将转为更大区域或范围的竞争。随着从生产到使用地域的扩大,运输距离渐渐增加,汽车长途运输明显处于劣势,靠近水运的企业将有明显的优势。
6. 成本和价格
由于采用大型机械装备开采和制造,设备投资增加;环保标准提升,环保投资相应增加 ;石矿采用拍卖方式,购买石矿费用增加。生产要素的成本上升,导致产品价格上涨,没有石矿可开采的禁采地区,砂石价格会持续走高。目前有些地区砂石价格上涨了 40% 甚至更多,以后价格还将继续上升。
7. 环保要求
新《环境保护法》自 2015 年起施行,国家在环保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环保不达标,就要整改或关闭。涉及到砂石产业的环保标准主要有粉尘、废水、噪音等,相比化工等企业,治理更容易。国办日前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强力要求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意见》提出,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力的,要及时诫勉谈话 ;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这些政策的出台,强有力地推动了砂石骨料产业向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8. 工程建设质量要求
住建部、工信部去年 8 月出台了《关于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若干指导意见》,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不仅会给建筑业带来进步,也会给砂石产业带来深刻变化。要达到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就要提高砂石骨料的质量,机制砂石的质量取决于石矿的品位和制造的水平,各企业都在积极想办法提高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我国砂石骨料产业源头、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经营方式、节能环保等均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砂石骨料产业必须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同时要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新的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