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建部公布北京市等35个城市(区)为全国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我市位列其中(省内另有杭州、湖州两个城市)。5月28日,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做好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打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全国先进典范。
据了解,全省垃圾分类现场会近期将在我市召开,会上将推广介绍我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置经验。
资源化再利用破解垃圾围城
1万吨建筑垃圾,如果露天堆放,堆成5米高,将占用土地约2.5亩。而据相关部门统计,市区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在300万吨左右。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数量增速很快,呈现“建筑垃圾围城”态势。
这么多建筑垃圾该怎么处理?据了解,以往主要采用露天堆放或简易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置,既不环保,也不经济,更占用土地。
“建筑垃圾其实不是真正的垃圾,经过处置能变废为宝。”市建设监察支队(市渣土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从2004年开始,市区着手探索建筑垃圾处置模式,经过10多年探索创新,现阶段在市区二环线范围内已基本形成“总量控制合理调配、密闭运输公司化运作和资源化利用分类处置”三大管控模式。
据介绍,市区建筑垃圾去向有四个方面:一是土方开挖产生的工程渣土,耕植土提供给园林部门,页岩送到砖瓦厂制砖,其他一时派不上用场的渣土运到临时堆放场;二是“三改一拆”、城中村改造、装修过程中产生的砖块、混凝土,运到位于市区十八里的绿色再生资源公司利用处置;三是建筑垃圾中的木材,主要运送到木材加工厂收集消纳;四是废弃塑料、包装袋等,由市供销合作社下属的市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回收。
十八里绿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投产,该公司兴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产业园,占地面积115亩,年可处置建筑垃圾100万吨,资源化利用率超过85%,建筑垃圾在这里转化为透水砖、植草砖、挡土墙砖等不同用途的砖块,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吴汝南从事绿化工程20多年,平时经常看到修剪下来的树枝没去处,绿化养护公司为此头疼不已。2016年7月,在市建设监察支队的帮扶下,他和人合伙,在金东区傅村镇后祖村金义快速路旁,租了28亩地,办了一家木材加工厂。工厂不仅回收树枝,还大量收购工地上的废模板,以及拆迁产生的废旧木料。5月21日,我们在这家厂看到,3台粉碎机开足马力,在粉碎经分拣的树枝、废模板,将木屑加工成生物质燃料、有机肥料,不能加工的废旧木料卖给外地板材厂加工板材。“一天加工的树枝、废模板达到二三百吨。”吴汝南说。
从产生到消亡处置全程管控
位于金东区赤松镇月塘村的市月塘砖瓦厂,年生产4000万块标准非黏土空心砖。负责人金建跃说,为保护土地资源,从2010年开始,砖厂就不再挖土取土,而是采用工地废弃土(主要是页岩)生产加工砖块,工地废弃土完全能够满足生产需求。5月18日,我们在现场看到,通往厂区的道路上,不时有渣土运输车运来一车车工地废弃土,在厂区后面堆成一座小山。
据了解,市区二环以外有七八家砖瓦厂跟市月塘砖瓦厂一样,与市建设监察支队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市建设监察支队调度,市区工地产生的废弃土成了生产原料后,通过专业运输公司的运输车源源不断运到砖厂生产加工成砖块。
我们发现,运送工地废弃土到砖厂的运输车,为防抛撒扬尘,每辆都加盖密闭。为方便监管,车尾安装的是不同于一般大货车的大号牌。
“市区对建筑垃圾排放企业、运输企业、处置企业进行全面监管,实现建筑垃圾从产生到消亡的全程管控。”支队相关负责人说。2013年6月1日起,市区二环线范围内(含二环线),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车辆必须加盖密闭和安装卫星监控设备,未达到密闭化要求的车辆及未取得建筑垃圾营运服务资格的企业和个人,不得在市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目前有3家具备资质的运输企业、330辆密闭式运输车辆承担市区二环线范围内的建筑垃圾清运业务。
由于二环以外区域尚未实行建筑垃圾密闭式运输,车辆超高超限,沿途抛撒滴漏等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环境和道路交通安全。市建设监察支队在深入调研后提出,为抑制建筑垃圾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和后期乱处置产生的环境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我市有必要全面推行建筑垃圾密闭式运输、公司化运作模式。
供需矛盾凸显亟需统一协调
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项目和建筑工地逐渐增多,建筑垃圾及各类工程材料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市区3家密闭式建筑垃圾运输服务企业的330辆运输车辆已明显偏少。我市建设部门调研发现,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加上有的建设项目没有科学安排工期,导致高峰时建筑垃圾市场运力明显不足,建筑垃圾运输企业扩容扩面已迫在眉睫。
为破解难题,我市依据相关法规,结合金华实际出台《建筑垃圾运输企业管理实施办法》,预计下月开始实施。届时将有更多符合条件的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进入市场,同时引进竞争机制,强化企业服务,形成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
建筑垃圾处置应根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谁产生建筑垃圾,谁承担处置责任。不过,现实情形是,由于供需双方缺少有效沟通协调,一些建设工地开挖的土方,为找不到倾倒、堆放场所发愁;急需回填土的绿化单位、水利部门等,却不知道到哪去找急需的回填土。市建设监察支队发挥了桥梁作用,一方面主动联系金东、婺城、金华开发区建设主管部门,提前了解、掌握有关绿化、回填项目,另一方面主动到工地就近调拨工程废弃土,使工程废弃土得以及时消纳。
去年1月13日,市区首个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在婺城区栅川工业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建筑垃圾消纳场位于金兰中线以西、杭金衢高速公路以北,占地面积近100亩,一年能“吃下”42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
调研发现,将待开发需修复地形(如采矿到期需复耕复绿、挖沙产生的坑洞以及堤坝内侧需要大量回填的水域等)作为临时建筑垃圾回填场地,此举可有效解决城市建筑垃圾处置难,同时也为当地政府节约复耕复绿、堤坝加固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