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我省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打造若干产业集群,引导机制砂石行业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预计到2025年,机制砂石年产能将达1.8亿吨以上。力争年产1000万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企业产能占比达到40%。
《实施意见》指出,在行业管理上,江西鼓励和支持河(湖)砂严重短缺地区,利用工业和建筑废料等资源建设机制砂石生产企业;鼓励和支持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地区,结合周边市场需求建设机制砂石企业。
加强机制砂石地方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机制砂石行业规范条件,拟定实施机制砂石行业管理办法。建立完善重点机制砂石企业名录,实施机制砂石企业及产品目录管理。
鼓励规模大、技术力量强、信誉度高的企业进入机制砂石领域。力争打造6-8家年产1000万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龙头企业。
通知还支持机制砂石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上下游配套企业重组、改造,进行延链补链强链。支持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等企业利用尾矿、废石、建筑垃圾等生产机制砂石,形成“散装水泥-机制砂石-混凝土(砂浆)”一体化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
国家连续发布砂石行业重要文件
据获悉,去年11月,工信部、发改委等10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今年3月,国务院相关部门再印发《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是首次针对砂石行业出台的重要政策。
《指导意见》围绕促进机制砂石、河湖砂、海砂及替代砂源等科学利用,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意见。
一是推动机制砂石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机制砂石,优化机制砂石开发布局,加快形成机制砂石优质产能,降低运输成本。
二是加强河道采砂综合整治与利用。包括加强非法采砂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河道砂石资源,加大河道航道疏浚砂利用,探索推进三峡库区等淤积砂开采利用。
三是逐步有序推进海砂开采利用。包括合理开采海砂资源,建立完善海砂开采管理长效机制;严格规范海砂使用,严格执行海砂使用标准。
四是积极推进砂源替代利用。包括支持废石尾矿综合利用,鼓励利用固废资源制造再生砂石,推动工程施工采挖砂石统筹利用,积极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各地纷纷响应 机制砂发展潜力巨大
文件发布后,多地加快落实文件精神,除上述江西外,浙江、广东、山东、长沙等地陆续发布相应通知。机制砂发展迎来春天...
广东
广东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和《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315号),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十部门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通知》指出要着力加强统筹布局,提升优质砂石供给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绿色发展和本质安全水平,实现产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引导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合理的机制砂石供应保障体系,产品质量符合GB/T 14684《建设用砂》等有关要求,以I类产品为代表的高品质机制砂石比例大幅提升,年产1000万吨及以上的超大型机制砂石企业产能占比达到40%,利用尾矿、废石、建筑垃圾等生产的机制砂石占比明显提高,“公转铁、公转水”运输取得明显进展。
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湾区发展规划的提出,巨大的基础建设、房地产投资及填海造地等大型工程项目都需要大量的砂石骨料作为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基建需求不断增大,让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在产业、交通等方面联系将更加紧密,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和腹地,机制砂的推动将更有力地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机制砂已成为砂石行业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浙江
6月29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了关于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委《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通知中指出,随着浙江省全面推进大湾区大花园以及交通水利设施建设,建设用砂石需求持续增加,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为加强砂石资源开发整合,推进机制砂石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加强资源富集地区与需求量大地区的衔接,浙江省将在浙东沿海,钱塘江流域,浙中以及浙北主要运输通道省级统筹布局一批1000万吨以上砂石(其中机制砂占比30%以上)生产基地,加强对重点地区的供应保障。
鼓励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实施兼并重组,压减、改造机制砂石低效产能,提升产业集中度。
鼓励在水泥生产集聚区,建设砂石、水泥、混凝土和装配式建筑构件一体化产业园区,发挥集聚效应,减少全产业链二次物料量。
发挥集聚效应,减少全产业链二次物料量。支持省内跨区域合作,构建资源和市场有机链接。
推广应用机制砂,逐步过渡到依靠机制砂满足建设需要为主,并积极推动年生产规模100万吨以上的现有矿山增设机制砂生产线。
文件要求到2025年,浙江省全省机制砂年生产能力力争达到2亿吨以上,有效缓解建设用砂供需矛盾。
山东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水利厅、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转发《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根据“十四五”投资建设需要,统筹考虑矿产资源、市场需求、交通物流等因素,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产业聚集”的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合理的机制砂石供应体系,既保障供给,又防止“一哄而上”造成产能过剩。同时,要杜绝采取“一刀切”方式责令停产情形,对合法砂石矿山企业,无正当理由责令停产的,要尽快恢复生产,充分释放合法产能,保障机制砂原料来源。要大力推进机制砂石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建设一批大型生产基地,积极扶持发展一批规范化、产业化、工业化机制砂生产项目,促进全省砂石生产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长沙市
为贯彻落实国家十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南省长沙市政府部门组织起草了《长沙市砂石产业发展和安全监管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要求坚持保护优先、保障有力、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强化创新,确保建设用砂供应和工程质量。《征求意见稿》指出:
◇ 全面开展长沙全市砂石土矿地质调查评价,查清现有矿山及周边及可新设大中型矿山的矿产地,提出50个左右、具备规模开采条件的砂石矿选址建议;
◇ 2020年初,各区县完成资源摸底后,迅速推动规模化机制砂项目落地。确保到2020底,全市新增机制砂年产能1500万立方米;2021年,实现全市砂石矿山扩界、新建项目有序投产,累计新增机制砂年产能2000万立方米;2022年,累计新增机制砂年产能3000万立方米,实现全市建设用砂供需基本平衡,形成规范有序的砂石市场体系;
◇ 加强机制砂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严格产品溯源管理,产品质量经检验合格并具有合格证后方可销售;
◇ 推动创建若干年产500万立方米以上的现代化机制砂绿色矿山示范基地。
大力发展机制砂才是良药
我国砂石骨料消费呈逐年增长态势。过去以天然砂石为主,随着天然砂石资源枯竭、生态保护要求提高和建设工程需求量持续增加,机制砂石逐渐替代天然砂石弥补市场需求,目前机制砂石已占建设用砂石的70%左右。
机制砂石主要指由原生矿产资源经机械破碎、筛分、整形等工艺加工制成的砂石颗粒,具有技术装备先进、规模大、生产周期短、产品成分单一、粒径可调、质量可控等特点。国内一批重点工程均将机制砂石作为主要原料。
近年来机制砂石生产快速转变为大规模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工厂,行业发展取得很大进步,但也面临供应能力弱、绿色发展水平低等问题。因此,要加快落实《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强对机制砂石行业的管理和引导,从规划布局、工艺装备、产品质量、污染防治、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加强联动,加快推动机制砂石产业转型升级,更好满足建设用砂需要。
水泥企业扩张进行时...
早在2011年,华新水泥(600801)、海螺水泥(600585)、中联水泥等国内水泥龙头企业已布局砂石骨料行业。
2019年以来,水泥企业进军砂石骨料的步伐继续加大,企业积极拿矿,百万吨甚至千万吨砂石骨料项目开始出现。据水泥大数据统计,骨料产能超过千万吨的水泥公司增多,尤其水泥上市公司骨料业务扩张活跃。
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华新水泥骨料产能快速扩张,冀东水泥(000401)、葛洲坝(600068)也提出明确扩张目标。
中国建材下属公司南方水泥今年提出,到2022年实现骨料产能2.8亿吨;
海螺水泥提出在2020年底实现骨料产能1亿吨;
华新水泥也计划在2020~2021年实现骨料产能1亿吨;
葛洲坝2019年提出3年实现2亿吨砂石骨料的目标。
冀东水泥虽然也提出了1亿吨砂石骨料产能的目标,目前实际进展相对偏慢。
除了前五家之外,西部水泥、天瑞集团、山水集团、亚泰集团(600881)、亚洲水泥、上峰水泥(000672)这六家上市公司骨料产能超过了300万吨,在300~1000万吨之间,地方龙头企业万年青(000789)计划2020年将投产900万吨骨料产能。
目前,水泥企业在砂石骨料领域仍处于快速扩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