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山西省朔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合作协议签订暨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生态修复中心揭牌仪式在朔州举行。这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论的具体体现,此举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朔州产学研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宽双方在自然资源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原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国务院参事张洪涛,朔州市副市长魏元平出席协议签署仪式并讲话。张洪涛和魏元平分别代表校地双方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生态修复中心”(以下简称“生态修复中心”)揭牌。
张洪涛(前左)与朔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张祥分别代表校地双方签署协议
据了解,朔州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的诞生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煤炭生产、洗选、运输能力达到2亿吨以上,全市并网发电和在建电厂总装机容量1771万千瓦。近年来,朔州市坚持“生态立市、稳煤促新”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大力实施植树造林、桑干河清河行动等生态建设“六大行动”,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不足1%提高到现在的20.25%,怀仁市、右玉县实现全域绿化。
魏元平表示,朔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朔州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一件大事。多年来,中国地质大学一直帮助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实施生态治理和土地复垦,为朔州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以生态修复中心为平台,积极开展自然资源调查、国土空间规划、矿山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助力朔州市破解资源环境难题、创新土地保障机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朔州在山西省率先走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张洪涛表示,生态修复中心的设立和运行,是中国地质大学多年来在朔州大地上开展生态修复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具体表现。他介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于今年5月30日成立,是行业类高校首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研究院旨在依托学校地学、矿产、能源、环境、土木、土地、海洋、信息、经管、材料等完善的学科体系,发挥科学研究和人才队伍优势,以国家和地方现实需求为导向,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精准服务自然资源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让“地大特色”升华为“地大智慧”,进而为行业和地方政府提供“地大方案”,为中央和行业主管部门“资政建言”。
“地大和朔州的校地合作从早期的矿产开发、矿区复垦等,到如今的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主题和历史使命。”张洪涛说,生态修复中心的建成和运行,必将对朔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必将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成朔州经验,并以此为起点,进一步增进友谊,深化合作,优势互补,推动双方共同发展。
受校领导委托,张洪涛代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朔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张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于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白中科教授等,以及朔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当天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