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而日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生态环境共建专项工作组印发了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中表明,在未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要推进“无废城市”,鼓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制品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将再生产品应用要求纳入工程项目设计标准、工程验收条件,
关于公开征求《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协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起草了《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意见。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提出意见和建议,有关意见请书面反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或发送至联系人邮箱。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19日。
联系人:蔡洪英
电话:023-88521758
邮箱:cqswfb@163.com
附件: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生态环境共建专项工作组
2021年11月10日
(此件社会公开)
附件
关于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协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牢固树立“川渝一盘棋”思维,深化区域联动合作,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全民行动“五大体系”建设,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无废社会”和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深化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无废城市”建设,分期分批启动重庆市其它区县(自治县)、万盛经开区和四川省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资阳市等15个地级城市“无废城市”建设。
到2025年,上述市(区、县)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机制基本建立,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综合利用水平和比例大幅提升,利用处置设施短板基本补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明显,“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顶层设计引领。紧密结合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协同推进,突出城市特色、产业特点,协调配置资源要素,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运输结构,因地制宜编制“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完善“无废城市”建设评估机制,推动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绩效考核,不断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
(二)加强区域交流合作。开展固体废物领域重点行业减污降碳路径及数据核算方法研究,协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健全固体废物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区域联动、联合防治、应急协作、执法协同等机制,定期交流工作进展、经验做法。开展现行固体废物领域生态环境标准差异分析评估,有序制(修)订统一的生态环境标准。坚持一张负面清单管两地,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统筹区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布局,加强设施共建共享,补齐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及利用处置设施短板,推进跨省就近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建立“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清单,学习借鉴其它城市经验做法和创新模式,边摸索、边总结,形成一批有特点、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并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三)实施工业绿色生产。结合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全面落实“三线一单”管控机制,严格环境准入,推行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和绿色开采,依法依规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动企业内、企业间和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鼓励汽车、电子等支柱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供应链绿色标准体系,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逐步降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强化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建设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或基地。聚焦历史遗留尾矿库渣场,以电解锰渣、磷石膏、赤泥、铅锌冶炼渣、钛石膏等为重点,全面排查、分级管理、分类整治。
(四)推行农业绿色生产。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转型,实施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完善畜禽养殖业“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推进畜禽粪污专业化利用处置或就近就地综合利用。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积极推行多元化的秸秆利用方式。推广可降解农膜,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农膜,有序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及其废弃物产生量。建立完善政府引导、企业实施、农户参与的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两网融合”回收体系,探索生产者或销售者责任延伸、废旧农膜有偿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押金返还或置换补贴等制度。
(五)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共建区域一体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利用和分类处置体系,完善有害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范回收网点建设和管理,统筹布局再生资源集中分拣中心,促进废玻璃等低值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建设城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可回收物利用、厨余垃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等设施建设,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收集利用,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产品,在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成都市中心城区等重点区域以及电商、外卖、旅游等重点领域,探索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塑料减量模式。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鼓励快递行业使用电子运单、循环中转袋,减少二次包装。推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企业延伸产品产业链,开展塑料深加工、荧光粉综合利用、线路板贵金属提取。引导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提档升级,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有色金属、可用件、可再制造件的回收利用水平。
(六)推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和新型建材,推行全装修交付,采用绿色设计、绿色施工等措施,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加强施工场地源头监管,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统计、处置和再生利用等措施。加强收集、运输、利用和处置管理,合理布局转运调配、资源化利用和消纳处置设施。鼓励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制品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将再生产品应用要求纳入工程项目设计标准、工程验收条件,推动在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烧结制品及回填等领域大量利用处理后的建筑垃圾。
(七)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督促指导产废单位规范化分类贮存危险废物,建设与产废量匹配的贮存设施,鼓励年产废量1万吨以上企业、工业园区配套建设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进一步完善危险废物收运处置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市(区、县)打造专业化收集贮存示范项目,支持在中小微企业、科研机构和院校等危险废物产生单位集中区域建设危险废物贮存设施,支持综合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单位建设区域性收集贮存设施。落实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运输车辆备案制度,完善“点对点”常备通行路线和通行时间。开展危险废物产生量与处置能力匹配情况评估及设施运行情况调查评估,加快油基岩屑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规模化发展,构建利用优先、处置兜底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加强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促进源头分类,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收集利用。完善医疗废物集中收集转运体系,探索小型医疗卫生机构定时定点集中收集转运或分片区收集转运试点。依托生活垃圾焚烧、危险废物焚烧、协同处置固体废物的工业窑炉等,建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设施清单,支持清单内设施设置医疗废物应急处置备用进料装置。
(八)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地方立法,进一步明确各类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利用、处置等环节的部门职责边界,完善固体废物统计范围、口径、分类和方法。督促指导企业全面落实固体废物排污许可事项和管理要求,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环境监管模式。深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探索固体废物分级分类管理、转移管理、生产者责任延伸、跨区域处理处置补偿、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使用、“多产生、多付费”生活垃圾处置费差异化计量征收、危险废物跨区域“点对点”定向利用豁免管理、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管理等制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逐步将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等环境管理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在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依法推动其它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九)提升智慧管理水平。优化固体废物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共享各部门、各领域固体废物信息,打通川渝两地固体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数据采集规范,建立固体废物管理政策、标准体系、处置技术等宣传贯彻、互访交流、问题反馈、技术合作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和企业推行视频监控、电子标签、AI识别等管理措施,逐步实现对各类固体废物产生、贮存、收集、运输、利用、处置信息的动态跟踪,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区域协同”的监管格局和服务模式。以信息发布、需求交换、线上交易、线下服务等为重点,建设“固体废物虚拟产业园”。
(十)持续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优化市场营商环境,鼓励民营、外资资本参与“无废城市”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领域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探索通过资金引导、财税优惠等方式,重点推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油基岩屑、盐泥、电解锰渣、赤泥、磷石膏、钛石膏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与推广。定期发布固体废物相关信息,科学引导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优化工艺技术,加速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等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优先支持高标准、高水平固体废物利用处置项目建设,鼓励开展专业化建设运营服务,做好综合利用产品应用推广,培育以解决川渝地区固体废物利用处置关键问题为导向的骨干企业,打造国内领先的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示范企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两省市政府联合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领导小组,做好统筹协调和综合服务,对“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成效明显、相关经验做法被国家或省级采用或在其它地区推广应用的市(区、县)、部门和单位进行表彰。在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分别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无废城市”建设管理规程、指标体系和评估细则,共同研究重大事项,协商解决重大问题,组织有关市(区、县)、有关部门和单位有效对接合作,对有关市(区、县)、部门和单位“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绩效评估,督促工作落实。
(二)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定期调度、技术帮扶、信息通报、经验推广等制度,定期调度、通报工作进展、存在问题,交流经验做法,联合建设“无废城市”建设专家库,组建“无废城市”建设技术帮扶组,不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帮扶与指导,大力推广经验模式。有关市(区、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成立工作专班,健全机制、制定计划、细化措施、明确分工,强化协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落实资金保障。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投入保障体系。省(市)级财政要落实省(市)级层面“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经费保障。省(市)级有关部门要积极对接国家部委,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有关市(区、县)要整合各类资金,统筹运用相关政策,加强“无废城市”建设资金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市(区、县)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无废城市”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无废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无废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和商业模式探索,深化政银合作,更好发挥社会资本作用。
(四)加强监管执法。加强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监督审核制度,严肃查处虚假申报行为。强化区域、部门信息共享、监管协作和联动执法,统一管控对象的界定标准和管控尺度,形成工作合力,持续严厉打击非法排放、倾倒、收集、贮存、转移、利用或处置固体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督促指导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行政复议应诉。完善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管控制度,构建高效的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共同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五)强化宣传引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快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共建、共治、共享的“无废城市”建设全民行动体系,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分级分类制定“无废城市细胞”评价标准,并纳入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矿山、绿色机关、绿色饭店、绿色学校、美丽医院等现有创建体系,一次创建、分别授牌。分区域、分行业、分领域实施居民、学生、管理人员、执法人员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依托具备条件的企业和公共设施建设培训基地。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标准规范以及典型案件的宣传教育力度,依法加强固体废物环境信息公开,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监督作用,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低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