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迎接十二五应对新挑战”为主题的2011中国能源高层对话1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数百位嘉宾汇聚一堂,就新时期中国能源的机遇和挑战、能源的开发与绿色发展安全发展、能源企业的公众口碑与形象塑造等话题各抒己见。
全国政协常委、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会议上致辞时表示,“十一五”期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煤炭工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
[王显政]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能参加新华网组织的“2011中国能源高层对话暨新华网新华能源新版发行仪式”,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向新华网新版能源频道的正式开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新闻媒体、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大家都知道,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十一五”期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具体表现在:首先,煤炭产量大幅增长,全国年产量由2005年的23.5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32.4亿吨,每年以1.8亿吨的幅度激增,今年上半年全国煤产量达到13.7亿吨,同比增长12.7%;其次,煤炭工业的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全国煤矿的数量由2005年的2.48万处减少到“十一五”末的1.5万处,平均单井规模由10万吨提升到20万吨,同时建成了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661处,产量达到18.8亿吨,在600多处120万吨以上的矿井中建成1000万吨特大矿井和露天矿井37座,全国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以上的企业达到13户,产量超过1亿吨的煤炭企业达到5户,他们的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1/4;三是煤炭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批重大煤炭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大型重大装备制造能力显著增加,年产1000万吨成套装备的井下工业化实验进展顺利,诸多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都取得了成功;四是行业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建立,企业自主经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煤炭板块有33家上市公司;五是和谐矿区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职工收入有了较大增长,2010年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4.5万,这个水平在工业企业中尽管还是比较低的,但和煤炭行业自身相比增加的幅度也是很大的,同时,企业加大棚户区改造,沉陷区的治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煤炭工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首先,煤炭资源的保障减弱,供应难度加大。从煤炭资源勘探出的储量占预测资源量的1/4,我们经常讲我们国家煤炭储量有几万亿,但真正探明的只有1/4,目前可供建井的资源严重不足。
其次,从煤炭生产布局来看,煤炭资源越来越向晋陕蒙三个地区集中,去年三地煤炭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57%,今年上半年三地煤炭产量占全国产量近59.4%。同时从煤炭供应资源来看,过去中部和东部一些省区象安徽、河南等煤炭输出省现在都变为煤炭输入省,区域市场调节难度加大,西部煤炭产量比重过高,运输压力加大,为全国煤炭长期稳定供应带来新的挑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目前全国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还有1.2万处,占煤矿总数的80%以上。调整产业结构面临着布局趋同、非煤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尤其是煤化工产业的表现最为明显。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型煤炭企业非煤产业的比重超过了80%,但80%以上的利润还是来自煤炭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存在着人才、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制约。
第三,生产环境的约束加大,201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分别是76.8%和70.9%,我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煤炭产量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是48.3%和48.6%,煤炭消费总量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加大。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开发快速向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转移,富煤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四,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在旺盛的煤炭市场需求拉动下,煤炭企业的发展仍然保持了扩大规模,以规模求效益的惯性思维,煤炭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相当一部分仍然来源于产量的增加、价格的上扬,发展方式的根本性改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