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称,湖北省政府日前安排部署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提出到2012年底,全省煤矿企业年生产能力原则上将达到30万吨以上,单井年生产能力要达到6万吨以上。与此同时,湖南、四川等用煤大省,也纷纷进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有专家分析指出,此轮重组与之前的产煤大省重组有诸多不同之处,或将煤改带入更为复杂的深水区。
重组相继启动
湖北省是耗煤大省、产煤小省,每年从外省调运近亿吨煤炭,且省内小煤矿数量较多,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兼并重组有利于缓解煤炭能源紧张局面。
据湖北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人透露,兼并重组后的矿井要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煤层贮存条件较好的矿井应采用机械化采煤,借此机会培育一批安全质量标准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高的煤矿骨干企业。
湖北省政府还鼓励有实力的煤矿企业发挥资本、人才、技术、管理优势兼并重组小煤矿,并支持电力、冶金、化工等与煤炭业相关联的大型企业参股。
另据报道,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也于近日下发文件,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年产100万吨以上的煤矿企业集团,全省80%以上煤矿企业年均产能达30万吨以上,到2013年底,全省煤矿企业总数控制在180个以内,并将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实施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及验收工作。
四川省近日也表态,由省经信委代省政府起草的《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已修改完善,即将正式出台。全省下半年将全面启动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
推高外购煤量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邢雷告诉记者,湖北等用煤大省自有煤炭产量实际很低,全省年产量仅1000多万吨,甚至不如内蒙古一个煤矿的年产量。同时,从资源质量讲,湖南、湖北等地也不具备大规模、大范围的优质煤矿,煤矿普遍很小。因此,上述用煤大省并不适合通过兼并重组打造大型煤炭集团。
据了解,湖南省在2006年将省内的白沙煤电集团、长沙矿业集团等6家煤炭企业整合为湖南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湖南煤业”)。但即使如此,由于本身储量及地理条件所限,湖南煤业的产量与规模也远不能与产煤省份煤企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邢雷表示,各省在整合过程中,将小煤矿几乎整合殆尽,可能导致总产量进一步下降,从而推高从煤炭主产省份的购煤量。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专家李朝林也曾指出,自山西省进行煤炭资源改革、消除小煤窑后,该省煤炭供应能力反而不如从前,也导致下游电厂一定程度的电煤荒。
因此邢雷认为,上述用煤大省重组后的企业产量未必会提高,而本省外购煤量却会增加。唯一的积极方面在于,重组后由于整合了省内买家,或可增加外购煤炭的议价能力。
省内火电厂难获益
一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高管却表示,尽管湖北、湖南等用煤大省可借此增加购煤话语权,但省内的各大火电厂却并不会因此受益;因为火电厂大多属于五大发电集团直辖,所用电煤由集团而非省里采购。
上述高管指出,湖北等用煤大省重组的最大受益者还是整合者本身。整合企业可能会利用议价能力到山西、内蒙古等产煤大省进行跨区域联合重组。
据河北省工信厅方面称,由于可采储量不足,该省前8个月的煤炭产量中,省内产量完成6427.88万吨,同比增长5.57%;省外产量完成5402.41万吨,同比增长161.24%。省外产量占比超过四成之多。
因此上述高管表示,如果湖北等省份效仿河北实施跨区域联合重组,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资源省份煤改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