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作业精细化的不断提高,不仅有赖于施工工艺的规范和细化,更需要施工工艺的改进和提高。近两年来,甘肃省酒泉公路总段肃州公路管理段(以下简称“肃州段”)致力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小改小革和小型机具的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养护作业精细化程度,降低了养护成本,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
新材料解决老问题
省道214线是通往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公路。因该路段始建等级较低,线路车流量逐年增加,且路段经过地带周围地理环境不一,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病害,为该路段实施沥青路修补或养护维修工程带来极大的困难。
最为典型的是,该路段鸳鸯池水库夹山道路段地处盐碱地带,公路翻浆年年频发。肃州段在该路段的重铺工程中,积极采用土工布这一新材料解决渗水翻浆问题。施工中,他们先将路基下挖50至80厘米,换填级配良好的天然沙砾。在路面垫层下铺设土工布后,做天然沙砾垫层,最后铺筑水稳层和沥青混凝土。铺设土工布后的路面,有效地防止了地下水位上升和路面渗水,增强了路面的整体强度,还延长了路面疲劳损坏时间,减少路面日常修补、养护次数。
另外,该线路所经乡镇路段路面翻浆、裂缝、网裂、松散等病害频发。经过1个月的研究分析,肃州段引进了新型材料奥米无机纤维。与有机纤维和钢纤维相比,奥米无机纤维具有更强的抗老化能力和环保性能,且成本低廉,对施工工艺没有特殊要求。该路段在应用新材料进行局部罩面后,通过10个月的观测,路面常规抗压、抗裂、抗车辙等综合性能明显提高,路况质量得以提升,减轻了后期养护压力。
由于重型货车的不断增加和养护配料技术所限,冬季沥青路病害处置仍然形势严峻。为做好冬季破损路面修补和预防性养护工作,肃州段积极推行新工艺新材料,自行生产冷补料。他们先将沥青加热到120至140摄氏度,再将冷补剂、柴油(-20#)、沥青按照1%、23%、76%的比例掺配。充分拌和冷却后,用塑料编织袋储存备用。截至目前,肃州段已生产冷补材料100多吨,可满足冬季路面随坏随修补的需要。
新设备带来新气象
经过1年的建设,肃州段在国道312线茅庵河大桥附近建成茅庵河养护工区,其物料供应辐射半径可达150公里。工区安装了CL1500型拌和楼和乳化沥青生产车间。CL1500型沥青拌和楼采用智能化电脑操作,两层四段的振动筛可进行4种规格的骨料筛分,集自动控制、气动、电动和机械于一体。该拌和设备技术先进,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可生产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混合料等多种沥青混合料。
乳化沥青主要用于透层油、黏层油、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施工油。2012年7月,肃州段引进了美国亚美AM-77乳化剂。该乳化剂生产沥青含量为20%至70%的乳化沥青,用于对辖养省道214线小面积的龟裂、网裂进行碎石封层。与基质沥青碎石封层施工相比,乳化沥青碎石封层具有灌缝彻底、乳化沥青和石屑的黏附性较好等特点,为公路预防性养护又注入新的活力。
旧设备改造显新姿
重视“小改小革”,充分发挥其作用,对提高单位的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单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两年来,肃州段通过修旧利废,升级改造了一批如平板运输拖车、沥青洒布车、振动台等实用、经济的小型机具。
压路机、铣刨机等公路养护机械的长距离运输常常是公路日常养护作业中的难题,调用平板车运输,装卸麻烦且台班费用高。为解决这个难题,该段充分利用报废的方圆翻斗车底盘,成功研制出小型平板运输挂车,运输中可由拉运安全标志牌的翻斗车、皮卡车牵引至工地。在公路日常养护作业中,该运输挂车使用非常方便,在省油和提高工效的同时,最为重要的是避免了长距离作业中职工夜间在戈壁滩上看管机械的难题。
洒布透层油是公路养护施工流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人工洒布乳化沥青方式存在速度慢、效率低、喷洒不均匀的缺陷。该段利用柴油机、沥青泵等旧设备自行研发改造升级的乳化沥青洒布机体积小、质量轻,具有运输方便、喷洒均匀、用油节省、操作简单、适用性广等优点。该项改制项目荣获了2011年度甘肃省交通运输职工“五小发明”评审优秀奖,同时还被甘肃省总工会、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第四届全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近两年来,肃州段还投入10万余元购置了平板震动夯、吹风机、切割机、液压动力站、沥青洒布车等小型机具,在各个施工环节,进一步提升了养护作业精细化程度,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公路养护管理基层单位,积极推进“四新”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公路养护精细化程度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肃州段将在养护生产和工程建设中重点研究推广沥青路面热再生、温拌、冷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废旧路面材料的循环利用技术和施工工艺,着力解决路面耐久性不足导致的早期损坏、车辙、反射裂缝等常见病害,在养护施工作业中降低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