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薛向欣教授领导的课题组经过10多年的潜心研究,关于“含钛矿物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的科学技术成果通过辽宁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含钛矿物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的研究理论水平高,研究内容具有新颖性和创新性。涉及的含钛矿物利用的相关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拓展和深化了含钛矿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对实现工业化整体利用含钛高炉渣有着重要借鉴和推动作用。
我国每年排放大量含钛高炉渣,已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虽然含钛高炉渣的综合利用技术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相关技术存在着处理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技术效果不明显、处理量有限、产品附加值低、二次废弃等诸多问题,难以实现含钛高炉渣的工业化规模利用。
自2000年以来,在钒钛资源冶金过程有价组元强化迁移规律及分离理论等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铬型钒钛磁铁矿冶炼和钒钛铬分离提取技术和联合开发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大型金属矿产基地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高炉冶炼高铬型钒钛磁铁矿关键技术研究等4项校企合作项目的支持下,薛向欣教授课题组立足于当前社会和经济需求,提出了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材料制备及污染治理协同研究理念,依据含钛高炉渣的矿物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深入开展了7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利用含钛高炉渣制备泡沫微晶玻璃;利用含钛高炉渣光催化降解硝基苯、亚甲基蓝等水体有机污染物;利用含钛高炉渣制备TiO2;利用硫酸铵熔融法浸出沉淀钒渣/矿中V2O5;利用含钛高炉渣制备抗菌材料;利用含钛高炉渣制备TiN/O′-Sialon复相陶瓷;利用含钛高炉渣制备用于提高农作物生产的复合肥。
依据相关研究内容,课题组已发表117篇SCI、EI检索的学术论文,获19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共培养8名博士,36名硕士。另外,依托相关研究技术,已建成一条年产1.2万m3保温用轻质微晶泡沫玻璃和0.8万m3防腐用重质微晶泡沫玻璃的生产线;复合肥已成功应用于大豆、甜菜、玉米、蓖麻等农作物的田地种植过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东北大学: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适应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强化优势学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形成了面向基础产业的特色优势学科(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学科(自动化、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科技哲学、管理、行政学等)协调发展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