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技术导向型的企业,瑞典制造企业山特维克一直深耕高端市场,并在这个领域鲜有对手。如今,当高端市场的年均增长进入平缓期时,这家有着150多年历史的公司开始瞄向中端市场。
山特维克大中华区总裁张志强3月6日对笔者表示,山特维克未来将采用并购、合资、引入新品牌三种方式在中国布局中端市场。“现在中端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比还很少,毕竟从品牌,到研发,到销售,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公司也正在寻找最合适的方式。”张志强说。
由于看好中国能源领域的前景,例如核电、煤化工、深海钻井,与不少外企开始减少中国投资不同,山特维克实际上近年来一直在做“加法”。
布局中端
山特维克成立于1862年,主要业务涵盖矿山设备、机械加工、材料科技、工程机械、创投五个领域。一直以来,山特维克以深耕高端市场闻名。该公司在各个领域内的产品均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全球经济放缓,高端市场的发展也开始进入了平缓期。在中国,随着核电、煤炭等行业陷入困境,山特维克在高端领域内的产品销售也遇到了瓶颈。例如,近两年,中国的煤炭价格持续下跌,这导致中国煤炭企业开始陷入困境。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显示,2013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比上年减少1202.3亿元,同比下降33.7%。煤炭行业进入“冰期”也影响到了山特维克矿山设备、工程机械等业务领域。张志强称,山特维克在中国的五大业务部门去年除了矿山设备业务受煤炭行业影响销售受到影响外,其他业务都达到了预期。
山特维克内部人士称,在中国,除了高端市场,还存在广大的中小企业,它们买不起高端产品,但也希望能够买到技术好的设备。
3月6日,隶属于山特维克材料科技旗下的新研发中心落成。在山特维克材料科技总裁Petra Einarsson看来,这个研发中心将会是了解中国市场的眼睛和耳朵。“将特别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研发,同时共享全球研发成果。”Petra说,山特维克之所以在镇江建立研发中心,目的在于希望更加贴近市场,不仅涉足高端产品,也满足客户的中端需求。参与此次研发中心落成仪式的业内人士称,此次研发中心开始运营,其实是山特维克开始更加注重中端市场。
在进入中端市场的方式上,山特维克一直在进行尝试,目前采取的是并购、合资、引入新品牌三条腿并行的方式。
2011年10月,山特维克收购上海建设路桥机械设备公司80%的股份以及业内知名品牌“山宝”所有权。这是山特维克在中国的第一次重大收购。山特维克欲将其打造成为“世界中端破碎筛分设备市场上最大的生产厂商。”同一年,山特维克与山东能源机械集团共同投资2.4亿元成立一家生产和销售煤炭开采设备的合资公司,双方持股比例50:50。该公司名为中瑞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2012年6月该公司正式投入运营。
在金属切割刀具方面,山特维克旗下拥有可乐满、山高刀具、瓦尔特和Safety四个品牌。张志强介绍称,未来山特维克还将引入多马和Carboloy两个中端品牌。
“这三种方式我们还都在尝试,未来还会在中国寻求并购合资的机会,会寻求最合适的方式进军中端市场。”张志强说。
加大投资
2012年,山特维克年销售额超过940亿人民币。其中,在中国的销售额近70亿人民币。从业务分部看,山特维克矿山设备的销售额约360亿元;机械加工约273亿元;材料科技约147亿元;工程机械约93亿元;创投约69亿元。
据预计,2013年,山特维克的年销售额约804亿人民币。相比较前一年减少约100亿元。之所以出现放缓甚至下滑,系因山特维克所涵盖的多个行业在过去的一两年均陷入了困境。例如,2011年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导致此后的两年全球的核电建设陷入停滞。其中也包括中国的核电站建设。
Petra告诉笔者,日本核电事故是沉重的打击,但现在慢慢看到了一些积极的情况。如今,中国核电已经开始重启,这让山特维克看到了前景。
事实上,不仅在核电领域,中国的煤化工产业、深海油气勘探业务领域的巨大投资均“倒逼”山特维克不得不在中国做“加法”,加大这些领域的先进设备研发制造投资。
此外,中国政府正在力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到垄断行业内。“这在采购方面可能会带来一些变化,会更加市场化,效率也会更高,这或许会给山特维克带来机会。”张志强说。
不过,在张志强看来,混合所有制改革还需要一段时间,估计未来3-5年会有一些正向的变化。对于未来在中国的投资计划,山特维克不愿意透露未来在中国的具体投资细节。但张志强坦称,会加大投资力度。
张志强称,未来除了继续保持并扩大在高端市场的市场份额外,山特维克还寄望于降低成本、关注并购重组机会以及通过进入中端市场提高销售等来拓展中国业务。
Petra希望,未来山特维克材料科技的业务50%能够来自于能源产业。这或许有赖于该公司在中国能源产业中端市场的“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