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惠阳城乡生活废弃物的长远出路问题,备受关注的惠阳榄子垅环境园建设有了新进展!22日,从惠阳区方面获悉,榄子垅环境园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厂)的“三炉两机”正式投产,试生产1个多月以来,各项排放环保指标数据均优于国标和欧盟标准。
随着焚烧厂的投运,园内此前建成的垃圾填埋项目不再受纳填埋生活废弃物,惠阳及大亚湾区的日均1200吨生活垃圾全部运往焚烧厂处理,而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热量用以发电,目前1吨垃圾可发电400度左右。
填埋场运行一年多: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60余万吨
为解决垃圾围城难题,减轻垃圾填埋的压力,2010年8月,惠阳区正式启动了榄子垅环境园筹建工作,该环境园占地1580多亩,总设计处理规模达1200吨/日。首期项目建设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场、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相关附属及配套工程等。
2014年12月18日,榄子垅环境园内的垃圾填埋场建成启用,负责处理惠阳及大亚湾区(淡澳地区)的生活垃圾,而在此之前,淡澳地区每天产生的700余吨生活垃圾则由位于淡水桥背的山子顶垃圾填埋场处理。
“山子顶填埋场经营时间长,垃圾处理技术相对落后,在榄子垅填埋场启用后,(山子顶)也同期宣布关闭。”惠阳区环卫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山子顶填埋场关闭后,在原地上安装了沼气处理装置,每天搜集的沼气用于发电,可发2000度电,同时,计划在填埋场原址进行绿化。
2014年11月,从惠澳大道洋纳村入口通往榄子垅环境园的2.4公里道路竣工通车,这条路也成为了惠阳、大亚湾所有垃圾运输车唯一的通道,该道路通车后,榄子垅垃圾填埋场也宣告启用。
那么,新启用的填埋场与原有的有何不同?
“垃圾填埋场气味和污水处理,是市民最为关切的问题。”作为环境园项目建设方,深圳绿色动力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胡标告诉记者,填埋场施工时铺设了5层防护膜,其作用主要是为了防止垃圾液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环境。
同时,建设方还投建了2万立方米的渗滤液调节池,垃圾填埋后收集到的污水可通过水泵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填埋场总库容达124万立方,处理规模为450吨/日。
截至今年5月,环境园内生活焚烧发电厂项目启用前,榄子垅填埋场已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60余万吨,整体运营情况良好。
焚烧厂运行一月多:垃圾发电量超八成卖给电网
22日,记者驱车从惠澳大道洋纳村路口进入环境园。进入环境园,沿途可见一辆辆装满垃圾的环卫车进入新启用的垃圾焚烧厂。
“垃圾焚烧项目是2014年11月开工建设的,今年5月‘三炉两机’全部建成转入生产试运营阶段。”胡标透露,“三炉两机”是指3台400吨/天处理能力的炉排炉,1台15兆瓦和1台9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设计处理规模为1200吨/天。
不过,根据试运行一个多月来的情况统计,平均每天收运、实际(焚烧)处理的生活垃圾达到了1400吨,且全部来自淡澳地区,尚未达到实际可处理约1600吨/天的标准。
来自项目方的统计,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用于发电,1吨垃圾可发电400度左右,折去设备检修时间,每年产生的电量预计可达9500万度。
“(垃圾)焚烧所发的电量,15%为自用,剩下85%并入了公共电网,按大约0.65元/度的标准卖给电网公司。”胡标说,这笔售电收入加上垃圾焚烧处理费,成了整个环境园项目的主要收入来源。
焚烧垃圾可发电,固然是好事,但焚烧所产生的废气是否会产生新的污染?“基本不会,我们采用的是最新的焚烧技术和设备,特别是烟气净化采用‘半干法+干法脱酸’、布袋除尘等工艺,将影响降到了最低。”胡标告诉记者,试生产1个多月以来,各项排放环保指标数据平稳,且优于国标(《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和欧盟标准。
对此,记者也在一份由惠阳环保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中看到,以烟尘浓度为例,国标为20mg/Nm3,欧盟标准为10mg/Nm3,而榄子垅垃圾焚烧项目的实际排放指标为2.5mg/Nm3,其余四项检测项目(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也均低于国标和欧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