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正午,暖阳当空,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旁,是高高的围栏。围栏里就是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现场,不少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人员正在热火朝天地工作,机器作业发出的轰鸣声清晰可闻。
两个多月时间,1万余件文物,它们究竟是怎样被发掘出来的呢?
金属探测打前站
相比陆地考古只需一把洛阳铲进行前期勘探,江口沉银水下考古采用了更“高精尖”的金属探测,如曾经运用到兵马俑发掘中的电法勘探仪。在考古现场,电极分布在各个监测点,利用微机工程电测仪对数据进行测量并标记。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说,前期通过金属探测、磁法、电法和探地雷达等物探手段确定了发掘区域, 发掘过程中,精准记录每一件文物的出水位置,在重点区域安装延时摄影,搭建整个遗址的考古数据管理系统等,保证了考古工作科学、有效进行。
机器人工“双保险”
在发掘现场的河道对面,记者看到一块写有“筛选区”的标识牌,其后是一台筛选机,这是出水文物必经的一道“工序”。“发掘过程中有很多比较细小的文物, 像戒指、耳环,尤其是银制的,颜色跟泥土很相似,所以发掘出来的沙石全部要通过这个筛选机筛选一道。”刘志岩说,首先要通过水来冲洗,把泥、沙和石头分离开,再经过有四层筛子的振动筛,把大大小小的沙石分开。机器筛选完,工作人员还要再一次排查,把可能遗漏的文物捡回来,实现双重保障。
对出水文物的保护更是小心谨慎。例如此次发掘的一个重大发现、张献忠转运盛放银两的工具木鞘,“当工作人员使用内窥镜去探测木鞘里到底有多少银锭,要用毛巾对它进行保湿,因为木鞘本身是木头,脱水后很容易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