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水泥生产线包括“两磨一烧”三道工序。即:生料粉磨、熟料煅烧、水泥粉磨。粉磨站就是将水泥粉磨这一环节独立出来,选择市场潜力大、交通便利的地区,外购熟料加工水泥。
由于粉磨站不能自己生产熟料,且对市场依赖性极大,因此一旦市场形势发生变化,熟料购入成本增加,则企业运行将受到极大的影响,而这也正是当前国内不少粉磨站企业面临的难题。
日前,江西上饶地区有粉磨站相关负责人表示,熟料企业正在不断挤压粉磨站的生存空间,导致粉磨站生存困难。
为什么粉磨站越来越难生存?
1、无矿山资源,熟料供给受制于人。
正如上文所言,粉磨站建设主要考虑市场、交通等因素,且通常不具备资源优势。因此,必须通过外购熟料,粉磨水泥赚取利润,导致在原材料环节受制于人。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相对于大的水泥企业来说,粉磨站的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这是导致粉磨站企业生存困难的根本原因之一。
华润(298.33元/吨,0%)水泥建立之初是做混凝土的,为了解决原材料匮乏的问题,华润开始建立粉磨站,但在建立粉磨站之后意识到,熟料受制于人。于是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建立了自己的熟料线,不断的把企业做大做强,最终在中国水泥市场站稳脚跟。
从华润的例子可以发现,能够自己生产熟料,在某种程度上讲,事关企业的长期生存,缺少熟料生产能力,则必然受制于人。
2、环保成本增加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据数据统计,我国当前水泥行业的设计产能为35亿吨左右,2016年实际产能24亿吨,产能利用率仅68.57%。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地区比如西北、东北等,产能利用率仅50%左右。
压减过剩产能成为了水泥行业去产能的首要任务。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简称:34号文)中明确指出要压减过剩产能,并且提到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要求或超总量排污的,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能耗超限额的,应在6个月内整改达标;确需延长整改期限的,经申请可延长不超过3个月的期限;逾期仍不达标的,依法关停退出。
近年来,为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国家不断提高环保标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将粉尘排放由100mg/Nm3降低至30mg/Nm3,水泥污染物排放治理成本随之出现较大幅度上升。粉磨站企业受当前市场竞争加大影响,经营压力加大,在环保成本提升的情况下,企业成本进一步上升,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3、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
由于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熟料生产企业为保障自身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将熟料价格抬高,减少对粉磨站的熟料供给,导致粉磨站生产成本提高,甚至于“无米下锅”。
2016年江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378.69亿元,占全国固投总额3.25%;房地产开发投资1,770.94亿元,仅占全国房投总额1.72%。致江西水泥需求较弱,2017年一季度江西水泥价格不断下跌近40元/吨,仅售280元/吨左右。加之江西地区有南方、海螺(320.69元/吨,0%)、万年青、红狮(305元/吨,0%)、中材、亚洲等大型水泥企业,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大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保障自身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打压小粉磨站企业。
4.取消P.C32.5水泥进一步加大粉磨站生存难度。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34号文)中要求,停止生产32.5等级复合硅酸盐水泥,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与此同时,为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国内水泥行业全面取消32.5标号水泥的呼声越来越大,就在今年,新疆已经全面停止生产32.5标号水泥。
虽然目前业内专家对取消32.5等级水泥存在质疑,但是在部分地方协会和企业的推动下,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加入到取消32.5等级水泥的行列。
32.5等级水泥在生产过程中可添加更多的混合材,而更高标号水泥则需要更多的熟料,混合材掺量大幅减少。取消32.5水泥无疑是给粉磨站当头一棒,大大降低生产灵活性,提高生产成本,挤压了粉磨站利润空间,生存难度也进一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