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安民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8上海宝马展上,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美)顺应破碎筛分行业移动化、大型化和成套化的发展潮流,重点展示了山美在行业积累几十年形成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和EPCO工程承包能力。
作为中德合资控股企业,在过去多年的发展历程,山美有了两个响当当的名头,一个是绿色砂石骨料生产系统完整解决方案专家,一个是固废处理及资源化领域综合服务提供商。
无论在哪个领域,山美始终走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提升,向着绿色、环保、高科技转型。这其中的转型有怎样的故事,未来又将如何布局?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宝马展现场采访了山美董事长杨安民。
从传统砂石料到建筑垃圾处置
环保转型势在必然
记者:请问山美的主营业务有哪些?
杨安民:山美最早是一家做破碎筛分装备的企业,从创业之初一直在做破碎筛分,很多大的砂石骨料厂,都用了山美破碎筛分的设备,这是我们一直还在做的板块之一。
第二块就是建筑垃圾处理,做了也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很早就进入建筑垃圾处理这一领域,成功的案例多,行业的影响力也很大。
现在建筑垃圾市场的关注热度是非常高的,但是转化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说今后几年里,我们在这方面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增长,包括整个国内的形势也是这样的,都在往环保的方向转型。
记者:山美的转型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杨安民:早在2008年,公司就参与科技部绿色支撑计划项目——汶川地震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并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公司参与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项目获得教育部2016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参与完成的“建筑固体废物资源化共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类一等奖,以及2018年度科技部国家科技进步奖材料组二等奖;公司目前还正在参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建筑垃圾资源化全产业链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的研发。
伴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传统的重污染、重能耗、不环保的破碎筛分装备,在往更加环保、更加节能降耗、系统集成化的成套解决方案方向转型。以前我们叫做上海山美重型矿山机械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叫上海山美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从公司名字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我们相当于还是在做破碎筛分这个老本行,但是赋予了更多环保的因素在里面。
不要“大垃圾”变“小垃圾”
满足客户高品质需求
记者:您如何理解建筑垃圾资源化?基于怎样的准则?
杨安民:建筑固废处理的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首先提的就是减量化,这个跟原料也有关系,建筑固废里砖、混、砂浆块等成分占比超过70%以上,占比最大。比如废弃混凝土本身就是高品质的骨料,通过回收及再处理,可以制成再生骨料,用于配置再生混凝土,或再生建材制品,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是拆违建筑垃圾,如民房、民居,回收及再处理后则更多作为低等级、低标号的混凝土,或者是用作路面的水稳层,也就是道路地基垫层。还有一些用于再生砖制品、再生砌块等建材。
包括在国际上,建筑垃圾消耗量最大的还是作为路基水稳层料,而不是全部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都去把它做成高标号混凝土、高附加值工艺品等商品的话,市场接受度也有问题,不太现实。
影响了建筑垃圾产品的大规模销售的两方面原因:首先,市场用户是否能接受,因为就建筑垃圾品质本身而言,再生骨料及其制品相比天然骨料及制品会差一些,兼之用户使用习惯问题和出于安全性等方面考虑都会影响其销路。其次就是生产工艺是否合理、能否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工艺是否合理也会影响成品品质。
记者:在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过程中,企业对政府有怎样的期待?
杨安民:建筑固废的处理和利用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既需要众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又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既要解决技术层面问题,又要结合政策、经济、市场、法制、管理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在政策支持方面已不断完善和陆续到位,首先,政府要求建筑垃圾不乱堆乱放,环保要求越发严格,这会给建筑垃圾处理企业提供足够的原料;其次,地方政府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并出台相关补贴政策,甚至鼓励市场或工程优先使用/定量使用再生骨料,会带动当地项目的发展。
然而,建筑固废处理看似火热,很多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包含补贴、免税等,但是实际落地却很难,企业盈利难。大家进入建筑垃圾处理领域都比较谨慎。201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018年起正式实施。环境保护费改税的首要原则是“税负平移”,即从收取环境保护排污费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将垃圾处置成本转移给垃圾制造企业。如果这项政策执行到位的话,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企业永远有补贴,这些补贴并非是政府的阶段性补贴,根据谁产生垃圾谁付费的原则,这是一项长久的措施。
记者:建筑垃圾用作再生建材有哪些特点?
杨安民:海绵城市要会呼吸,要具备吸水性好等特点,建筑垃圾由于其杂质多,吸水性好,所以很多透水砖用建筑垃圾来做,包括很多地下管廊建设,也用建筑垃圾制品。用建筑垃圾反而很吸水,所以说这是它的优势。事实上,使用建筑垃圾为原料的再生建材只要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在环保指标上要优于天然材料建材,在保温节能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记者:建筑垃圾资源化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安民:其实破碎很多厂家都可以做,很多失败的案例把大的建筑垃圾破碎成小的建筑垃圾,除了破碎之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难点体现在分拣和分选,根据不同工艺和产品用途分选出再生产品里的杂质,如纸屑、塑料、木屑等轻物质,和金属、玻璃、渣土等杂质。
不能把大垃圾变成小垃圾,建筑垃圾处理的好不好,分拣和分选环节非常重要。山美专利的轻物质分离器是把有机物如纸片、塑料、木屑等轻物质,通过振动沸腾或风吹或水的浮力等从建筑垃圾骨料里分离出来,主要对破碎建筑垃圾后的物料进行分离,以达到建筑垃圾骨料的洁净度,有效提升再生骨料的质量。
其次,就是制成骨料之后的产品颗粒形状一定要好,我们的破碎机就能生产出这样的高品质骨料,满足客户要求。
行业整合加速
未来发展可期
记者:行业在过去十余年的发展中遇到哪些问题?
杨安民:跟以前的其他行业一样,行业都是由分散然后走向整合的一个过程,现在正在往这个方向在走,现在还没有到。山美在建筑固废领域,是龙头企业,在传统砂石骨料的破碎筛分市场上,也在领军企业之列。
这么多年,公司交付了几百个客户现场,事实上,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再升级,包括产品本身的更新迭代,我们也是在跟客户共同成长。
下一步的在进入垃圾资源化上面就继续扩大在设备上面的更新和迭代。那么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装潢垃圾处理,装潢垃圾里面成分更复杂,而且包含有害物,是一个更复杂的难题,我们正在这方面加快研究。
记者:在建筑垃圾资源化领域,山美在未来将如何布局?
杨安民:在建筑垃圾领域,接下来的一个难点和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往装潢垃圾方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方案。包括设备研发,包括工艺方案,包括怎么去把它分解出来,难度更大,这也是我们给自己提的一个新的课题,也是将来在建筑垃圾领域的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在传统的砂石料领域的,山美不仅是单独卖设备,更多的是从装备的角度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公司未来的发展应该是顺应时代和行业发展,朝环保和绿色方向发展。在满足目前大产量项目需求的同时,建设绿色环保工厂,最终实现洁净生产;积极探索更绿色、更环保的解决方案,比如相关设备产品在原有功能基础上,要增加智能控制、安全生产、防尘降噪、适用率广等功能,努力成为具有环保核心技术、工艺和核心装备制造能力的固废处理和资源化领域的优秀综合服务提供商。
记者:目前,中国经济整体迈向高质量发展,您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
杨安民:山美将来的发展趋势是这样的,一个是绿色矿山的概念,讲究节能低耗,大产量,大型化装备,自动化,并且要求低能耗。
第二就是系统集约化,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这是一个集约化的概念,也是将来发展的第二个趋势。
那么第三个趋势是城市建筑垃圾废弃物的处理,包括建筑装潢垃圾方向发展,我觉得这是装备制造企业的几大特点。
其实我们本身的发展就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我们围绕海绵城市,绿色环保发展,高质量增长,工业4.0,工业制造2025,都有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