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曾计划在低洼的平原上修建一座五公里宽,两公里高的大山,用以产生终年不化的天然积雪,进而制造出一个能够滑雪的山峰。如果这个山是实心山,将会需要77亿立方米的砂石以及建筑材料。
这座人工山如果修建,重量可达27亿吨以上,这种压力会致使本来就地势低洼的荷兰出现地陷——方圆50公里的地平面可能会降低100米。
雪是中国大部分地区很常见的东西,但为什么中国和欧洲有这么大区别呢?有人说,因为欧洲人比中国人更具有冒险和征服的精神,所以他们更喜欢探险以及挑战相关的运动,对于这种说法,笔者也只能付诸一笑了。滑雪这项运动最初起源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没有错,但了解欧洲地形和气候的人都知道,欧洲是和冰雪有着不解之缘的地方,北部是挪威、瑞典等具有浓郁北国气息的地区和国家,而南部又有终年冰雪的阿尔卑斯、比利牛斯、喀尔巴阡等平均海拔高达两三千米的山脉绵横贯欧洲大陆,这种天然的地理原因造就了欧洲人酷爱滑雪的天赋。反观中国,则不具备这种环境,中国两三千米的山脉都在数千公里外人迹罕至的西部地区。
虽然欧洲人爱滑雪,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生在北欧或者是阿尔卑斯山地区,比如说葡萄牙、比利时、荷兰以及东欧诸国。这些国家因为地形的原因,大多都位于海拔五百米以下的低海拔地区,没有高山,也不具备北欧那样的高纬度气候,自然也不适合进行滑雪运动了。在这些地形平坦的欧洲国家当中,滑雪难度最大的当属西欧国家荷兰,荷兰的整体海拔极低,甚至低于海平面以下六七米,境内最高山峰瓦尔斯堡山的海拔也只有321米,而且根本就没有积雪。
众所周知,荷兰是世界著名的地下王国,人们之所以习惯将其称之为地下王国,不是因为它真的位于地底下,而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整体海拔实在太低,全国大约有将近一半的土地低于海平面。也就是说,在荷兰约50%的地区的人,需要仰望大西洋,这是何等的恐怖?也正因如此,荷兰人自古以来水患非常频繁,他们曾在大西洋沿岸的河口、湖泊边缘修建了大量的人工水坝,以防止海水倒灌,并被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这样的地理形式,不要说滑雪了,划水还差不多。
但荷兰人的想象力还是足够的,毕竟荷兰是西欧发达国家,有钱也就可以拥有足够的想象力(也可以说是有钱任性吧),他们既然能够跟大西洋抗衡,修筑号称世界工程奇迹的拦海工程项目,也一样能够克服没有滑雪山的困境。那么如何能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高山滑雪的乐趣呢?他们给出这样一个惊人的计划:在荷兰低洼的平原上修建一座五公里宽,两公里高的大山,用以产生终年不化的天然积雪,进而制造出一个能够滑雪的山峰。
看到这里,大部分人可能认为这是一个天方夜谭,但意外的是,这个计划一经提出,就受到了荷兰滑雪协会,荷兰登山和登山协会(NKBV)以及荷兰皇家自行车联盟(KNWU)等组织的大力支持,埃因霍温科技大学还专门为此进行了大量相关的设计和计算。
在资金方面,荷兰其实是可以承受的,但前提是这个山需要是空心山,因为如果是实心山,将会需要77亿立方米的砂石以及建筑材料,建材成本过于庞大。埃因霍温科技大学调查了八个适合修建人工山的地点,但最终只有两个被认为是合适的,这两个地方是泽兰岛沿岸或者是艾瑟尔湖,这两个地方没有大量的农业用地和居民区,并且距离大城市较近,适合修建山峰。
另一方面,修建人工山引发的各类问题也不容小觑。比如说这座人工山如果修建,重量可达27亿吨以上,这种压力会致使本来就地势低洼的荷兰出现地陷——方圆50公里的地平面可能会降低100米。也就是说,这座山将会给荷兰压出一个方圆50公里,低于海平面100米的大坑,这在荷兰来说,是很严重的问题。如果这种地形出现在滨海,可能会改变海流,造成新的海岸侵蚀,如果修建距离城市过近,则又会影响航线,毕竟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都是国际大都市和重要的港口。
最终,该团队放弃了在荷兰南部修建人工山的设定,将目光转向城区较少,航线也不密集的荷兰北部省-弗莱福兰省。在这里,设计团队开始寻找投资者和市政当局的支持,并计划用20-30年的时间来修建一座荷兰自己的高山滑雪场,空洞的内部还可以修建大量的娱乐、运动设施,将其命名为“Die Berg Komt Er”,可见荷兰是多希望有一座真正的山。目前,这个项目尚未出现新的讯息和进展。
就欧洲地区来说,修建人工山峰的设想和计划其实并非荷兰一家。在2009年,德国建筑师雅各布·蒂格斯(Jakob Tigges)就计划利用柏林的一个废弃机场修建一座海拔一千米高的人造山,其目的主要也是为了方便滑雪。但理想跟现实还是有差距的,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Tigges仅仅落建成了一个60米的土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