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专业大型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是目前许多城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时面临的普遍难题,而这一难题在南京即将得到解决。位于江北的首个大型专业餐厨废弃物处置设施正在进行带料负荷调试,即将投产使用。城市餐厨垃圾处置距离从收集、运输到处置的全流程“闭环”越来越近。
这一末端处置设施的“大名”叫“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位于浦口星甸江北环保产业园内,由数幢建筑和罐体、管道等组成。据介绍,该项目是国内工艺最复杂、技术最先进,功能规模处于一线水准的处置项目。目前建设的是一期项目,将按两阶段实施。一阶段处理规模为餐饮垃圾100吨/天、厨余垃圾200吨/天、废弃油脂50吨/天。
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雏形初现
目前一阶段建设已经完成。7月1日起,来自秦淮区和鼓楼区的餐厨垃圾已开始运输至厂区进行调试,每天约为15吨。主要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和设备测试,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进行优化,为后期正式运营打好基础。按照计划,一阶段工程将在三季度正式投产,预计9月底达到每天处理100吨餐饮垃圾的规模。
代建单位南京城建集团建管集团项目负责人钱肃潇表示,餐饮垃圾主要是指餐饮店和单位食堂的垃圾,厨余垃圾为居民家日常烹饪产生的下脚料和剩饭菜,废弃油脂即俗称的“地沟油”。目前开展的带料负荷调试,主要是针对餐饮垃圾。
在处置中心,密封的垃圾运输车辆通过地磅系统后,开上主建筑二楼,通过感应门进入投料区。卸下的餐厨垃圾,要经过人工分拣、滚筒筛分拣、X光分拣和磁选机吸附金属等几道工序。两道滚筒筛进行粗破碎和细破碎。饮料瓶等杂物破碎外运,金属回收,打成浆的纯垃圾送进厌氧消化罐发酵。在进入消化罐之前,油脂被分离出来,进入相关设备进行再度加工,产生毛油。毛油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
消化罐分为干湿两种,干厌氧发酵主要是菜叶等餐前垃圾,湿发酵主要是餐后带油垃圾。发酵结束后,从管道输送至固液分离车间,液体进入水处理区,深度处理后可用于厂区冲洗和绿化浇灌;气体进入脱硫净化区,生成沼气用于内部供热的燃料;分离出的干化固体残渣外运焚烧。全规模生产后,富余沼气还可用于厂区发电。除臭管道和送风系统,则确保厂区内外空气不受污染。也就是说,这个处置中心处置3类餐厨垃圾后,可产生3种再生资源--沼气、毛油和回用水。
二阶段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后,将达到每天处理400吨餐饮垃圾、200吨厨余垃圾和50吨油脂垃圾的设计标准。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处理餐饮垃圾14.6万吨、厨余垃圾7.3万吨、废弃油脂1.8万吨;发电2700万度,利用沼气1300万立方米,产生毛油1.05万吨,处理废水25.5万吨。
我市每天约产生厨余垃圾数千吨,餐厨废弃物(泔水)七八百吨。目前溧水已投用两座日处理能力12吨的餐厨垃圾处理站,年内还将再建成运营一座日处理能力50吨的餐厨废弃物处理厂。高淳已建成一座日处理15吨的处理厂。江北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一阶段的运行,将让我市日处理餐厨垃圾的能力超过200吨。此外,栖霞、六合和江南餐厨废弃物处理厂,也已进入选址阶段。上述处理设施的陆续到位,将为我市推进垃圾分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