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的“1:25万厦门、乐东、三沙市等图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评审会在青岛召开。项目组提交的4个图幅调查报告、77张基础性和应用性成果图件、5个专题数据库和1个软件系统等成果,为区域海洋资源勘查、涉海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实现了目标任务,顺利通过评审验收。
自2016年启动以来,项目组综合运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方法,经过三年的调查与综合研究,顺利完成了福建近海、海南近海、西沙等重点海域5个标准分幅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和南部海域基础地质调查数据库建设工作,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一是基本查明了厦门幅、泉州幅、乐东幅和三沙市幅海域底质类型、地形地貌、地层沉积、地质构造等基础地质要素信息,梳理总结了福建近海、海南乐东和西沙重点岛礁区的地质环境问题,编制了分图幅基础地质与环境图件及地质调查报告,为海峡西岸和海南近海重大工程建设、西沙岛礁开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和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是初步查明了福建近海和海南南部近海砂矿资源分布,圈定了砂矿资源分布远景区,助力海砂资源调查与矿权管理;其中,乐东幅海域圈定的海砂范围,为三亚新机场建设提供了明确的填料来源。
三是基于实测资料,开展了南海北部陆架晚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研究,识别出了近岸陆架区影响显著的几次海侵-海退过程;重新刻画了华南滨海断裂带在台湾海峡的延伸,分析了滨海断裂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揭示了滨海断裂带的成因机制。
四是初步建立了适用于岛礁区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为南海岛礁开发建设和规划提供了示范;提出近岸海域利用底栖有孔虫进行环境污染评价的新思路和方法,建立了有效的近岸海洋环境污染评价和源-汇示踪方法。
五是基本查明了福建近海、海南乐东和西沙海域地质灾害因素类型及分布,以及海水水质和沉积物污染物状况,分析了污染物的来源和运移过程,有效指导了海洋环境保护决策,服务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六是建立了南海海洋基础地质调查专题数据库,实现了调查数据的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支撑地质云节点建设,及时发布海洋地质调查成果,实现了社会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