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在2019(第十三届)固废战略论坛“博弈竞合 生态互联”的主题单元“业有专攻,百花齐放”上,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陈家珑发表了“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与从业”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建筑垃圾的发展前景属于新兴环保产业,完全符合我国的发展政策和形势的需要,这个行业未来将是一片蓝海。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陈家珑
陈家珑强调,解决建筑垃圾问题最关键的出口在于资源化利用。但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面临很多的困境,包括产生者不负责、环境的经济价值未能体现、找地难、产品的应用难、没有特别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再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高、工艺设备研发投入少、源头没分类等。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陈家珑建议到,首先需要政企合作,重点解决进口和出口,解决费用;二是要有健全自身的产业链,打通源头到产品应用的通道;第三要技术创新;第四要协同处置,最好与装修垃圾,生活垃圾等协同处置。
谈到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陈家珑教授强调,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首先是占地,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两百年左右,城市将被垃圾包围。
“但是建筑垃圾有资源的属性,它是二次资源,可以生产各种再生制品,应用于建筑体系、水晶花和人工湿地工程、农业种植土及营养土、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等包括重大工程上场景,对环境也比较友好。”陈家珑谈到,国外已经有相关实例可以借鉴。
对于建筑垃圾如何资源化?陈家珑认为,首先要原则化,资源化不是完全的市场化;第二是全面去解决,不能挑肥拣瘦;第三是建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减量化是基础,无害化是底线和基本要求;第四是政府一定要支持。政府如果不支持,单靠企业单靠市场是搞不起来的,因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产生、运输、堆存到处理到应用。第五是因地制宜,各地建筑传统、城市规模与定位、管理体制与政策、环境与资源、市场与需求以及产业上下游均会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途径、生产方式和利用模式。
陈家珑认为,目前处理建筑垃圾还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出现,未来从事这个行业的企业,首先要了解建筑垃圾的特性,一是建筑垃圾来源数量不确定,可能几百到上亿吨的量;再就是建筑垃圾成分波动大,危废不属于建筑垃圾系统,但是建筑垃圾里一定有危废。
“把来源、原料的情况摸清,才能确定如何选址以及处理规模和方式。”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