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对促进砂石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建筑以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主要建筑原材料以水泥、砂石为主,对砂石骨料等资源需求巨大。随着我国工程建设量的逐年增加,砂石骨料消费呈逐年增长态势,据中国砂石协会统计,2010年消费量100亿吨,到2018年已达到200亿吨,占全世界砂石用量的50%。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具有轻质高强、抗震性能优越、平面布置灵活、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在国外发达国家公共建筑以及住宅建设领域已得到大力发展,并形成完整产业体系。相比传统混凝土建筑,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可节约40%以上的混凝土用量,减少开山挖石和采砂,并降低50%左右的施工扬尘和建筑垃圾。
大力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是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有利于从需求端减少对砂石资源的依赖,促进改善现在砂石资源供需紧张关系,并可以有效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拉动国内投资和消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国内钢结构建筑发展现状
我国是钢铁大国,成熟的钢铁行业产业能力和配套水平,包括钢材产量和品种完全可以满足钢结构建筑建设需要。经过多年发展,各地已经建设了各种类型的钢结构建筑项目(含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等),其中全国累计已建设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钢结构住宅试点示范工程。如在建的北京冬季奥运村人才公租房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共20栋钢结构住宅,可以实现赛时与赛后功能快速转换,减少拆改,实践了“绿色办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当前,在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内生动力双重推动下,一大批钢结构龙头企业发展迅速,技术体系和行业标准不断完善,应该说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下一步推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发展的主要措施
推广钢结构建筑涉及工业制造领域和建筑领域,过去这两个行业紧密联系统筹较少,但发展钢结构建筑需要建筑领域的产品需求与制造领域的供应能力相适配,特别是建筑设计与钢构件产品要在标准化、模数化的原则下形成联动发展机制,以标准化为主线贯通上下游产业链,如通过制订型钢模数标准、发布标准化型钢目录、推广标准化设计等一系列措施来打通钢铁生产和钢结构应用的堵点难点。
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水平总体上还属于起步较晚、总量偏少的阶段,不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产业化综合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就需要做好政策引领和规划先行,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应明确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如大型公共建筑、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重点抗震设防建筑,城镇住房、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以及旅游项目等。另外,借鉴装配式建筑发展经验,可鼓励各地在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中明确一定比例的钢结构建筑用地,并在其土地交易中将钢结构建筑有关内容和要求作为土地出让的条件之一,增加钢结构建筑规模,最终减少对砂石混凝土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