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刊发了“青海柴北缘大柴旦-都兰1∶5万J46 E 013020等六幅金红石矿专项矿产地质调查”子项目近年来取得的重要地质调查成果。项目组在青海鱼卡、落凤坡和都兰地区发现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化线索,通过研究该类型矿床的变质期次、原岩特征、形成机制等,建立了野外快速评价标志;发现具超大型规模潜力的金红石矿床,估算TiO2潜在资源660.5万吨、共生石榴子石潜在资源1.1亿吨,有望成为继苏鲁-大别之后又一资源潜力达千万吨级的金红石资源后备基地。
a.榴辉岩中的串珠状金红石;
b.金红石中的出溶的针状钛铁矿;
据介绍,该项目归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祁连成矿带肃南-大柴旦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主要目标任务是以钛等为主攻矿种,总结其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等;选择1∶5万矿产地质调查圈定的重点找矿靶区,采用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槽探和钻探等方法手段开展专项矿产调查工作,初步查明区内钛矿床规模及资源潜力。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地质简图
基本查明柴北缘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原岩的形成时代和岩浆源区特征,确定大陆型和大洋型两类原生榴辉岩都具有成矿潜力。两类矿体形态特征、规模、矿石组构、金红石赋存状态等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大洋型榴辉岩较大陆型榴辉岩具有更大的厚度,平均品位低于大陆型榴辉岩矿床。
阐明钛的迁移、富集机制及赋存规律,为未来选矿工艺的优化及选矿回收率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显示,钛的赋存状态主要为金红石,形成时间大致在438~426Ma之间,对应陆陆碰撞的深俯冲阶段;熔流体活动将影响钛的迁移及退变。
揭示柴北缘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找矿标识特征,为该带的快速调查评价及千万吨级钛资源后备基地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建立了一套榴辉岩体的颜色(灰绿色)、矿物粒度(矿物自形、粒度越粗越好)、关键矿物(石榴子石和绿辉石含量高,少角闪石)、退变程度(弱退变)、脉体发育程度(无脉体或者少脉体)等找矿标识特性,借助X荧光分析仪识别不同品位矿体,辅助地质填图、槽探和钻探布置。
估算柴北缘成矿带鱼卡、落凤坡和都兰地区金红石潜在资源600万吨以上。鱼卡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带长度超过6000米,宽度大于3000米,矿体呈似层状和透镜状产于新元古界鱼卡河岩群中,赋矿岩石为榴辉岩。单工程TiO2品位1.74%~4.01%,钛物相研究主要为金红石;单工程石榴子石品位18%~35%,估算金红石潜在资源210.5万吨、共生石榴子石潜在资源2944.5万吨。另外,落凤坡和都兰金红石矿床估算潜在矿产资源TiO2450万吨、共生石榴子石77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