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在合肥举办的长三角典型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科技创新合肥峰会传出消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下一步将聚焦固废处理,努力推动形成在长江干流“落地”大型固废集中处理中心,其他局部地区推广“两园一链”模式的固废处理布局。
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被视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在共抓长江大保护的背景下,2018年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节能)被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企业。作为我国节能环保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节能环保产业集团,中国节能形成了以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健康和节能环保综合服务为主要内容的“4+1”主业格局。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国节能资产总额约1800亿元。
在本次峰会上,中国节能报告了践行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主体平台责任情况。中国节能长江事业部副主任迟全虎表示,为系统解决长江经济带固废污染问题,中国节能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在成渝、长江中游、长三角三个人口密集都市群建设若干个固废大型集中处置中心,在其他区域横向加密布局“两园一链”小循环,打造长江固废处理系统工程。
据了解,中国节能在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市已有相关项目落地。今年下半年,由中国节能旗下专业化固废处理平台中国环境保护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环保)投资建设的合肥市肥西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投运。该项目采用德国进口的4台500t/d机械炉排焚烧炉,4台中温次高压(5.4MPa,450℃)的余热锅炉,可提高余热的利用效率、增加项目运行收益。配套建设2×25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可有效提高发电效率。同时,采用“SNCR+半干法+干法(NaHCO3)+活性炭吸附+袋式除尘器+SCR”相组合的烟气净化工艺。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欧盟EU2000/76/EC及最新颁布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的较高标准。
记者实地采访时发现,位于肥西县花岗镇的肥西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转高效,值班班组只需8人。垃圾焚烧处理在全封闭环境中完成,工作人员则在中控室紧盯电脑屏幕,监控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进行炉膛风量、温度、烟气排放环保参数调整,确保机器设备把烧垃圾的活“干好”。
“每天有约2000吨生活垃圾入炉,炉膛温度在850℃以上,经焚烧后剩下的约400吨灰渣,再被运出去做建材产品,实现变废为宝。” 肥西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生产部总值长李烨表示。
肥西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年处理垃圾73万吨,年上网电量约2.3亿度,有效实现肥西县及合肥市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这与邻近散发着臭气的垃圾填埋场形成鲜明对照,该填埋场占地200亩,日积月累已堆满了200万吨垃圾,填埋场自身面临着善后难题。
令人欣慰的是,为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中国环保同肥西县人民政府已于2018年底签署《肥西县环保产业示范园(宜园)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以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发电项目为依托,构建国家级的环保产业示范园,打造长三角典型流域多源有机固废集约化处置集成示范项目。规划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处理区、垃圾焚烧配套区,其他固废处理区和环保科研教育区。在推进示范园建设中,将充分发挥中国节能的作用,对肥西县进行城乡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焚烧发电项目的热、电能源,及最终产物的消纳处理功能,实现环保综合处理整治功能及能源、交通、材料、人员管理的集约化效应。
中国节能进行的有益探索得到了有关各方的充分肯定。本次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彭永臻、刘文清、任南琪和政府部门、环保企业代表、共抓长江大保护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代表等120余人聚集一堂,共话长三角典型流域环境综合治理。根据与会者达成的共识:随着垃圾分类与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开展,多源有机固废高效资源化与集约化处置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中国节能在总结“城乡固废一体化集中处置”临沂模式的基础上,借助国家“固废资源化”重点专项“长三角典型流域多源有机固废集约化处置集成示范”的实施,集成先进工艺技术,构建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处置新机制,建设肥西多源有机固废集约化处置综合示范基地,打造生态智慧园区,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