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锹铲土,培土围堰,提水浇灌。在鞍钢矿业关宝山矿举行的“双鞍”共建绿色矿山复垦示范园启动仪式上,参加冬植的鞍钢集团、鞍山市领导和职工群众一起栽种树苗、培土浇水,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为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美丽鞍山添新“绿”,这也是鞍钢集团发布《鞍钢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规划2020~2022》后在行动上的具体落实。
按照《鞍钢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规划2020~2022》,鞍钢集团将以“建设世界领先的智能化、纯绿色矿山”为目标,计划用3年时间,对鞍钢矿业公司所属的9座矿山进行系统性的生态修复,完成治理面积434公顷,种植树木340万株,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综合利用高效化、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目标,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据了解,鞍钢集团在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修复方面一直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坚持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实行以“矿山企业主导、政府协助、公众参与”的联合模式,共同努力,在创造生态效益的同时,兼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01以技术支撑矿山绿色生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鞍钢集团制定实施了《鞍钢矿山绿色矿山建设总体规划》和《鞍钢矿山生态恢复治理规划》,对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期治理,分步实施。启动了生态修复工程,确定了33个绿化复垦项目;打响了矿山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锅炉脱硝、煤场封闭等重点环保项目;推进了系统创新,对生产全过程实施精益化管理;发展了循环经济,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处置。
按照集团总规划,鞍钢矿业制定实施了新时期企业发展战略,通过顶层设计,系统创新,推动建设绿色矿业,打造花园式矿山,开启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之路。
作为鞍钢钢铁生产的原料基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有7座大型露天铁矿山、1座大型井下铁矿、6座大型选矿厂、4条200万吨球团矿生产线和1条360平方米烧结矿生产线。由于经过多年开采,在鞍山、辽阳、大连、朝阳等地形成了一批用于堆放岩石的排岩场和用于尾矿排放的尾矿库。这些岩石、尾矿粉直接裸露在地表,每当春秋两季,大风一吹,粉尘四处飞扬,成为城市的扬尘污染源之一。
近年来,集团公司逐步确立了科学规划、合理开采、节约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绿色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矿山企业的工作思路。按照“分步实施、分期治理”的计划,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开展了矿山绿化及恢复植被工程,因地制宜对矿区进行全面绿化和生态恢复。先后启动了大孤山矿排岩场、黄岭子边坡、东鞍山烧结厂尾矿库、齐大山矿排岩场、弓长岭露天矿排岩场、弓长岭井下矿排岩场等绿化复垦项目,使一座座矿山重新焕发出绿色生机。
鞍钢集团大孤山矿在过去开采的90多年时间里,排岩量已超6亿吨,由于历史原因和生产工艺的限制,大孤山铁矿近百年的开采排出大量废岩长期堆积。遇风便粉尘飞扬,周边地区的能见度不足30米,极大的破坏了鞍山地区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被当地人称为“城市的沙漠”。矿业公司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为目标,投入巨量资金对大孤山排岩场进行场地平整、客土回填和绿化复垦。目前,大孤山复垦基地已成为集绿化观光、养殖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园。
为了再造秀美矿山,鞍钢矿业公司加大投入,建立了自己的苗木基地,并组建生活协力中心绿化分公司,以专业化的队伍和管理推进矿山复垦工作。同时通过开展绿化技术攻关,研制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粉尘覆盖剂,并创造性地采用柳条筐固坑法、混凝土挡石筐、滴水浇灌等方法提高植物成活率。在施工时将产生的废土精心保护起来,专用于排岩场复垦,解决土壤稀缺的难题。几年来,先后回填残土700余万立,敷设灌溉水线5000米,完成生态恢复面积2220多万平,种植乔木1100万株,灌木1580万株,尾矿库绿化成活率达到95%,位居全国铁矿行业之首。
昔日,包括大孤山矿排岩场、黄岭子边坡、东鞍山烧结厂尾矿库、齐大山矿排岩场、弓长岭露天矿排岩场、弓长岭井下矿排岩场等在内的沙尘满天的排岩场,如今已全部建成集绿化观光、养殖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休闲观光园,被评为全国绿色矿山建设示范基地。
02以创新实现资源生态双循环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摒弃先污染再治理的传统思路,实施生产全流程工艺技术创新,形成了贫铁矿高效利用为核心的技术系列。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针对制约我国冶金矿山行业发展的贫赤铁矿大规模利用的瓶颈,采取逆向思维的攻关思路,由传统的选铁提铁,转为选硅提铁,成功破解了贫赤铁矿选矿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先后完成了鞍山式含碳酸盐铁矿石高效浮选技术研究,为国内高达50亿吨的含碳酸盐难选铁矿石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开展了浮选柱提纯磁铁精矿工艺技术研究,使铁精矿单位成本降低8.52元/吨。研发了露天矿下部平行矿带井下协同开采技术,使弓矿东南区上含带多空区矿体得到安全高效开采。将干式磁选设备应用于大型磁铁矿山的皮带排岩生产系统,年回收利用贫矿资源量达600万吨以上,相当于一座大型铁矿山的产量。在鞍钢矿业采选技术实践成功后,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和国内其他矿山企业也采用了提铁降硅(杂)战略,带动了整个冶金矿山行业的发展。
在工程管理上,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运用哲学思维来推进,创立了“五品联动”矿冶工程管理模式,把工程的系统观、生态观、多元价值和社会观等统一起来,以高精矿品位为核心,统筹考虑矿石地质品位、采出品位、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入炉品位,实现以选促采、多选少冶,突破“采、选、冶工艺独立优化”思维定式,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集铁矿的高效利用、产业化经营、绿色生产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利用工程管理模式和工程技术,在鞍山东部建成了首个世界特大型贫铁矿区。
经过多年持续创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完成重大科研成果74项。其中,31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在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分获金银奖,6项发明专利在第19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奖,每年科技创效10亿元以上。在2013年我国冶金矿山行业科技创新在会上,有9项科技成果同时获奖。
03以治污变废为宝提质增效
为了开展专项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把控制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作为重点,拆除2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完成锅炉脱硝、煤场封闭等重点环保项目。实施深化扬尘治理、加大废水治理力度等措施,使噪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全面达标,污水实现零排放。
实现“排污归零”的同时,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还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创造绿色效益。坚持“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思路,通过实施干选项目,每年回收矿石600万吨以上。实施尾矿制砖、煤渣制砖、废石制作建筑材料等项目,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处置。成功研发了尾矿选矿新工艺,实现了我国选矿工艺技术的重大突破。利用铁尾矿改造盐碱地,再造万亩良田,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被国家评定为绿色产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改善自然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在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改造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生产工艺的同时,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加快建设智慧矿山,对生产全过程实施精益化管理,被评为全国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列入国家钢铁工业转型升级规划。铁精矿完全成本居国内领先水平。
近年来,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致力于推进行业低碳节能、绿色矿山的标准化建设,先后制定完成了48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在鞍山区域累计投资70多亿元,建设200多项污染防治工程,完成鞍山区域生态恢复面积2000公顷,可复垦率达到95%,区域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目前,鞍钢矿山露天采矿资源回采率达到了97%以上,井下采矿资源回采率达到了88%以上,均为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所属的10个铁矿山均被自然资源部命名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并获“全国践行生态文明优秀企业”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