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各地要对标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目标,扎实推进建筑垃圾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这是破解“垃圾围城”的实际行动,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有力举措。
该负责人在全国城市建筑垃圾工作视频现场会上说,各地要加强统筹协调推进,推进源头减量,建立建筑垃圾减排体系,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要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督促施工单位等履行主体责任,做好建筑垃圾减量化和就地回收利用,对建筑垃圾实施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促进回收及资源化利用。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测算数据,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年产生量超过20亿吨,是生活垃圾产生量的8倍左右,约占城市固体废物总量的40%。
为加强建筑垃圾治理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8年组织北京等35个城市(区)开展了建筑垃圾治理试点探索工作。
三年多来,35个试点城市(区)等先行地区已探索形成一批好的经验做法,在各地得到复制推广,有的还上升为制度安排。按国外同口径测算,35个城市(区)资源化利用率约50%,比试点前提高1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
该负责人表示,经过几年的努力,随着各地陆续建成一批建筑垃圾转运调配、填埋处理、资源化利用等各类设施,建筑“垃圾围城”现象有所缓解,但从今年全国人大执法检查情况看,一些城市没有正规的消纳场所,“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等问题仍然突出,破解“垃圾围城”依然任重道远。
该负责人强调,各地要建立全过程管理制度,并推动资源化利用。要督促施工单位等履行主体责任,做好建筑垃圾减量化和就地回收利用,对建筑垃圾实施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促进回收及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