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如何妥善处理建筑垃圾成了一个难题。 ”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多年的市政协委员蒋宇峰,多次目睹建筑垃圾随意倾倒、分类不规范等现象,对此感到揪心。
“与钢筋等金属相比,建筑垃圾处理、回收利用成本较高。”经过深入调研,蒋宇峰找出了建筑垃圾处理难的症结所在。他介绍说,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并未按规范进行垃圾分类,木屑、桩头等往往混杂在渣土或回填土中。考虑到运输成本,部分施工单位不按指定地点倾倒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然而,有些施工工地愁于处理的渣土、回填土等,恰恰是其他工地所需的建筑材料。“目前我市未形成建筑垃圾统筹管理模式,在建工程与其周边其他新建、改扩建项目未建立有效的再生资源协同管理机制,导致资源浪费。 ”蒋宇峰指出。
“垃圾处置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不仅影响人居环境,更关系城市发展水平。对于如何妥善处理建筑垃圾,蒋宇峰建议探索建筑垃圾“全链条”管理新模式。
“首先,要强化源头管控。 ”蒋宇峰呼吁,尽快研究出台《舟山市建筑垃圾分类处理条例》,遵循“谁产生,谁负责”原则,严格规范施工企业建筑垃圾分类。同时,依托各地较大规模的施工项目设立大型规范化建筑垃圾分类回收点,代收附近其他建设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抛洒滴漏现象。
“其次,要完善日常管理。 ”蒋宇峰建议,在加强建筑垃圾日常巡查监管的同时,要联合城管、住建、环保、交警等部门建设智能化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系统,减少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现象。同时要积极搭建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供需交流平台,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建议研究探索建设政府主导、民营参与的建筑垃圾回收加工场所,让建筑企业使用检测合格的再生材料能享受一定政策优惠。此外,可以出台政策鼓励相关回收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并在研发经费上予以支持。 ”蒋宇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