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中国自然资源报》即日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家谈》栏目,邀请自然资源部各司局、部属各单位、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谈自然资源管理重点问题。
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詹晓阳《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文中涉及砂石行业相关内容如下:
1、是以资源要素保障为支撑,全力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落地实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强调“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2、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国土空间修复治理,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矿山修复,完成全部4330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修复治理3、到2027年,全省单位 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实现大幅下降,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水平明显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河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建成新型能源强省、现代化交通强省、临港产业强省、制造强省、农业强省、物流强省、质量强省、数字河北等目标。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修复,提高要素配置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支撑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国土空间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河北地处京畿要地,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不仅关系自身发展,而且关系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河北立足“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为重点,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均达到国家划定控制数量,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应划尽划,城镇开发边界符合国家规定系数要求。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将以对历史、对全省人民、对河北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严守三条控制线及各类管控边界,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提升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的空间保障水平,推动全省生产空间更加集约高效、生活空间更加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更加山清水秀。到2027年,全省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二是以耕地保护为重点,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强调“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保护耕地的坚定决心。作为耕地保护的主责部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提高政治站位,牢记“国之大者”,出台了《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市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建立完善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管理、耕地占补平衡全过程监管、耕地卫片监督、“增违挂钩”等多项制度机制,确立了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耕地保护新格局。着眼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农业强省”场景建设,我们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卫片监督检查,压实市、县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推动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化巡查机制;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全面实行耕地“进出平衡”,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严格耕地占补平衡,严控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确保可以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减少。到2027年,全省耕地保护体系更加完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巩固加强。
三是以资源要素保障为支撑,全力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落地实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强调“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部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扎实做好用地用矿用海保障,圆满完成雄安新区两个批次、冬奥会40个项目建设用地审批,高效完成59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21.17万亩用地审批,有力保障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雄安高铁站等一批标志性工程建成投用。今年以来,我们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服务稳经济大盘,累计批准建设用地15.02万亩,同比增加47.39%;批准用海5.71万亩,同比增加21.05%;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开展“保投资、保项目、保发展”活动,771个省重点项目已保障用地745个,保障率达96.63%。未来,我们将聚焦新型能源强省、现代化交通强省、临港产业强省、制造强省等目标,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推动实现“交地即交证”“拿证即开工”,促进资源要素精准高效配置;优化改善营商环境,大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做到即来即办、快审快批。加大铁、金、铜等战略性紧缺矿产勘查力度,推进钼、晶质石墨等战略性优势矿产勘查。到2027年,自然资源领域营商环境更加规范、便利、高效,要素保障水平明显提升,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用地用海实现“应保尽保”;铁、金等战略性紧缺矿产找矿实现重大突破,资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四是以修复治理为抓手,扎实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提出“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国土空间修复治理,在全国率先开展大规模矿山修复,完成全部4330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修复治理,大力实施“蓝色海湾”整治、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等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累计修复岸线60公里、滨海湿地1396公顷;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全省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31%提高到2021年的35.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人居环境和生态承载力明显改善。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乐享河北”场景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开展“两山、两翼、三环、四沿”造林绿化攻坚,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治理,加强岸线岸滩和滨海湿地修复,推动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国土空间修复治理格局。到202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37%,综合治理矿山20万亩,修复治理岸线25公里、滨海湿地3200公顷,进一步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
五是以节约集约为主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节约集约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省自然资源系统牢固树立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理念,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十三五”全省单位 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21.22%,2018年以来连续4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年度处置任务,处置率持续居全国前列;推进矿产集约绿色开采,全省固体矿山数量较2018年下降32.79%,一大批技术落后、破坏环境、无序开发、管理粗放的“散、乱、小”矿山关闭退出,大中型矿山占比由21.88%上升到25.38%,67家矿山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存量围填海得到有效处置。我们将统筹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强化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推动有限资源向高产高效区域和项目集中。严格建设用地总量与强度管控,加快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全面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持续推进矿产开发集约化管理,优化勘查开采布局,转变矿产资源利用方式。严格新增围填海审批。到2027年,全省单位 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实现大幅下降,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水平明显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