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山高谷深,“连峰际天,飞鸟不通”“对面喊得应,握手要半天”是以前人们对贵州最直观的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交通以2012年启动高速公路三年会战为起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推动贵州交通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根本改善,贵州交通格局实现历史性重塑。
到2022年底,在贵州近126万个山头里建了21万公里公路,其中高速公路8331公里,桥梁超过2.8万座,是1949年全省公路桥梁总数(357座)的78.5倍。全省现有公路桥梁28023座、440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桥梁14230座、3895公里,普通公路桥梁13793座、500公里,贯通形成了21万公里公路。
从设计新理念、建造新工艺、应用新材料,贵州交通科技创新让喀斯特“低头让路”的同时,使17.6万平方公里的山地贵州变成了“高速平原”。
花江峡谷大桥(效果图)
在贵州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受到当地复杂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桥有625米高,受峡谷风的影响特别严重,为破解这一难题,技术人员通过风洞试验、数字仿真技术研究,主梁首次采用水平稳定板抗风,既节约造价,又可作为桥旅融合空中竞速跑道。大桥开建时就用上了专门观测风的设备——风观测激光雷达,雷达可观测桥位风场,经数据处理与分析后,可获知桥位风速风向等基本规律。
超高的墩柱如何在强风中岿然不动?经过一次次试验探索,项目管理团队研发出山区峡谷超高索塔竖向移动工厂整体式爬模系统。该系统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模板体系精细化建模,以液压系统为主动力,构筑“截面递减爬升平台+施工平台顶架+内挂平台”的整体式造塔平台。整个空间集设计研发、模架爬升、钢筋部品调位、混凝土精准布料、自动振捣、峡谷风环境监测、智能养护、安全监控、防雷避险及逃生通道等集成控制于一体,同时配有智能塔吊、高强度抗风电梯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不仅有力提升工程建造质效,还可抵御15级大风,确保施工安全。
除了解决了峡谷风问题,大桥还通过科技自主创新攻克了许多难题。解决一根丝的问题,大桥的主缆采用贵州交通行业与贵州钢绳集团共同研发的1960兆帕级高强钢丝。这根5.7毫米直径的钢丝是经过“盘条→拉丝→表面处理→酸洗→水洗→漂洗→磷化→表面清洗→助镀→热镀锌→镀锌铝镁合金等11道工序完成。然后,91根丝组合为“一束索股”,再由217束索股组合成了直径0.96米的主缆,其拉力高达10万吨,足以吊起1艘满载的“辽宁号”航空母舰。如果把这座桥钢丝折算出总长度,可以达到近8000万米,足以绕地球两圈。解决一粒砂的问题,河砂是建造高标号混凝土结构物的必备原材料,以前建设桥梁需到省外购买河砂,运输成本高昂。为破解这个难题,贵州交通系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在工程建设中研究使用开采山石加工为机制砂,配制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强度达C80。这个创新引领了国内机制砂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表示,花江峡谷大桥结合产业布局、资源开发,把具有旅游功能的云渡服务区、200米观光电梯、景观文化长廊、攀岩、高空观光水吧及玻璃栈桥式餐厅等桥旅融合项目纳入桥梁的整体设计中。在大桥建成后,凭借着独特的优势将牢牢抓住世人的目光,“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将成为探索贵州桥旅融合3.0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