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按照“立足生态、着眼经济、系统开发、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创新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新模式。2023年,全市生态修复历史遗留矿山104公顷、有责任主体废弃矿山58公顷。
一是探索“生态修复+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通过赋予一定期限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如华新水泥(桑植)公司、湘西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公司矿山生态修复。
二是探索“生态修复+大数据”模式。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启用无人机对所有持证矿山开采范围及其周边区域进行全方位航测,使用铁塔视频对已经实施生态修复图斑进行监测,动态掌握矿山生态修复变化情况,实现全天候天上、地下实时监测。
三是探索“生态修复+土地整治”模式。充分挖掘废弃矿山耕地后备资源,将矿山生态修复与工矿废弃地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整治相结合,积极探索打通“废弃矿山-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如桑植县将16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相结合,产生建设用地结余指标630余亩。
四是探索“生态修复+农业产业”模式。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对废弃矿山修复整治,利用修复后土地种植莓茶、药材发展农业产业。如张家界新艺大理石矿、山宝石材土家旯大理石矿等6家矿山企业与村集体合作,在生态修复后的土地上种植300余亩莓茶、药材,收益后,每年可实现产业收益1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