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华新的发展史,是一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教材,也是黄石这座老工业基地转型变革的缩影,更是中国民族工业走向国际、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生动案例。
工厂开到“一带一路”14个国家
新年伊始,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双喜临门:上市30周年暨117岁华诞。
黄石人所熟知的华新,是否还停留在为人民大会堂、革命军事博物馆、武汉长江大桥、葛洲坝、三峡大坝、白鹤滩水电站等国家重点工程,源源不断供应优质水泥?
2003年,华新运用自身核心技术优势,在外地投资兴建的第一条整套水泥生产线——华新宜昌日产3500吨生产线点火,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创效。
华新落子如飞,先后在省内阳新、恩施、武穴、武汉、襄阳、赤壁等地建设新项目,并跨出湖北,在云南、四川、重庆、湖南、江苏、河南、广东等地发展。
乘着共建“一带一路”东风,华新稳健走进中亚、东南亚、南亚、非洲、中东等14个国家,建设或运营20余家大型水泥厂及相关产业,水泥总产能超2000万吨,年营收约60亿元,境外资产总额约100亿元,海外中外籍员工5300人,公司先后被投资所在国政府授予“友谊贡献奖”“工业发展杰出贡献奖”等称号,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和业绩标杆。
上市30年,华新一路走出黄石、走出湖北、走出国门、走出传统行业,从一家年产量100万吨的地方水泥厂,一跃成为水泥年产能超1.22亿吨、混凝土年产能过9000万立方、骨料年产能过2.5亿吨,构建环保、装备制造、新型建筑材料等全产业链,业务覆盖国内16个省市和国外16个国家,拥有300余家分子公司的跨国建材集团。
设备国产化率达到100%
4日,华新水泥(黄石)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装备车间,正在加工窑头密封灰斗。随着灰斗的转动,机床车削出一圈圈锃亮的铁屑卷。公司生产部部长童朝群介绍:“这是为莫桑比克水泥厂定制的。窑、磨、冷却机、提升机,整条产线设备将于3月下线,由上海海运至莫桑比克,8月份莫桑比克水泥厂即可投产。”
华新设备国产化率达到100%,是国内行业唯一能自主设计、制造和安装万吨级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整套主机设备的企业。
这些设备,都来自华新水泥(黄石)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一流重型水泥机械制造企业,公司制造出直径6米、长12米、重达487吨的国际最大风扫原料磨。装备开发部部长周涛说,设备全部自主研发,使成本可控、建造时间可控、备件可控,为公司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和低成本发展奠定基础。
截至2023年底,华新国内窑线合并替代燃料的热替代率达到20%,减排二氧化碳超过1200万吨;达到行业标杆水平熟料生产线超过60%;7家工厂入选工信部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名单,包揽行业前2名;19家工厂入选国家绿色工厂,15家工厂入选国家绿色矿山。
2023年6月,华新“大比例替代化石燃料技术”入选“2023二十大先进适用低碳技术”;同年10月,华新“低碳减氮超大规模水泥生产技术及装备的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世界水泥协会(WCA)唯一年度创新大奖。
走绿色智能创新发展之路
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华新六大智能创新系统精彩亮相。
在矿山生产中,矿山车辆减少46%,生产效率提升30%;在供应链智慧调度系统中,实现码头智能调度、业务协同,整体效率提升40%……华新坚持自主研发、自主掌控,率先打造集“工业智能、商业智能、管理智能”于一体的全流程数字化平台。
华新水泥(黄石)有限公司,拥有日产万吨级超大规模水泥低碳减氮一体化生产线,配套生活垃圾生态预处理系统,成为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的样板,在业内率先探索出一条水泥工业绿色智能高质量创新发展之路。
2023年11月,由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李叶青领衔的“水泥低碳制造智能化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获建材科技进步一等奖。
华新还将投资约50亿元,对旗下100多家工厂进行节能减碳以及生产智能化改造和推广,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向行业输出经验,带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