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煤化工项目生产加工过程中,参与反应的原料消耗水、循环冷却需要水……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煤化工产品。然而,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的榆林,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与经济发展布局并不协调。为了突破这一困境,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地下涌水(疏干水)成为榆林因地制宜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的出路。
位于神木市的杨伙盘供水工程暨张家峁煤矿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就是其中的典范。工程取水水源为张家峁煤矿疏干水、店塔污水处理厂中水,分别在两个水源点新建一级加压泵站,经考考乌素沟、窟野河、黄羊城沟汇集至二级泵站,最终输送至末端榆能杨伙盘煤电公司。这个项目年供水能力达292万立方米,除可完全满足杨伙盘煤电公司约200万立方米的年需水量外,还作生态补水等其他用途,昔日生活污水和煤矿疏干水这两个“生态包袱”,变成了现在的“绿色财富”。
据店塔污水处理厂负责人马义介绍,该厂每天能处理店塔镇居民生活污水4000多立方米,全年污水处理总量近180万立方米。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不仅能满足杨伙盘煤电公司供水需求,还可作为降尘治霾、道路绿化、生态补水等其他用水。
位于大柳塔镇的神东集团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加紧完成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实现煤矿疏干水的分质利用。近年来,神东集团探索实施“三水协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体系。其中,水资源协同保护系列技术包括大气降水水土保持、地表水水源涵养、地下水保水开采等技术;水环境协同处理系列技术包括井下采区沉淀过滤、地面处理厂除氟除盐等技术;水生态协同利用系列技术包括生产用水闭路循环、生活用水分质分级、生态用水节约集约等技术。随着该体系的应用,不仅矿井水实现了资源化利用,该集团也走上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8年,榆林市启动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先后在榆阳、神木、横山等矿区建设了5大片区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其中,榆阳区三大片区共涉及28座煤矿的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工程已全部建成运行,神木市两个片区共涉及22座煤矿的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管网工程已建成投入试运行。
未来,榆林市将持续优化疏干水空间配置,将矿井疏干水管网纳入全市水网建设总体规划,科学合理规划疏干水网工程布局,不断扩大受水范围,让更多企业能用上疏干水。同时,将深入开展科技研究应用,研发矿井疏干水处理技术及工艺,推广保水产煤技术应用,从煤矿处理、中间收集、下游企业利用三端发力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扎实做好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