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大山深处行;风一更,雪一更,终得梅花扑鼻香。
自1958年建院以来,甘肃省有色地勘局天水矿产勘查院在薪火相传中接续奋斗,取得了丰硕找矿成果:先后发现铁、铜、锑、铅等37个矿种,探明储量矿种16个,包括大中型以上矿床27处,特别是崖湾锑矿床、邓家山铅锌矿床、李坝金矿田、武山温泉钼矿床四处特大型矿床和张川陈家庙铁铜矿、陕西八方山铅锌矿床等五处大型矿床。近日走进该院西和县月亮湾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组,探寻亮眼成绩背后的故事。
01、物化先行圈异常
西和县月亮湾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是甘肃省地勘基金新立项目,勘查区位于西成成矿带。自20世纪70年代起,天水矿产勘查院就在西成西部一带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先后发现了西和县邓家山、尖崖沟等大中型铅锌矿床,西和县小东沟、四儿沟门等金矿。20世纪80年代,天水矿产勘查院在西和县姚家沟一带(月亮湾金多金属矿勘查区东部),通过开展1∶10000物探自然电场梯度法工作,探得多个电法异常。随后,甘肃有色地勘局对西成重点成矿区开展1∶25000化探沟系次生晕扫面工作,圈定出画眉山等5个金异常带。1∶25000沟系次生晕找矿法始创于天水矿产勘查院化探高级工程师段家训,以他为首组织编写的《化探工作手册》,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球化学找矿的专业手册,其中“沟系次生晕”在全国有色地质系统物化探方法改造中创造了先例。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天水矿产勘查院物探中心深入研究勘查区电场分布规律,完善构造格架及地层、岩体分布特征,利用激电中梯剖面测量和激电测深等勘查手段,在本次勘查区北部和南部初步圈定了4个视极化率异常带和4个激电异常。化探中心运用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对1∶25000沟系次生晕所圈定的4处金异常进行查证,初步查明了勘查区内地球化学特征,并圈定综合异常9处,单元素异常413个。物化探勘查成果为下一步开展探矿工作缩小了找矿范围,为后期钻孔布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02、深耕主业创新绩
2023年4月,西和县月亮湾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组展开野外工作。该勘查区地质条件复杂,山势险峻,到处荆棘密布,工作人员时常要携带仪器翻越崇山峻岭,跨过深沟大壑,但最让他们头痛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雨雪交加的天气。俗话说,山高一丈,土凉八尺。一进入农历十月,勘查区铺天盖地的雪花便如约而至。坚硬的冰雪要等到来年4月才能消融,这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面对困境,张亚超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从未退缩,白天带领项目组人员翻山越岭填图测量、下井编录,认真记录每一个地质点,详细绘制每一条剖面;晚上回到驻地整理资料、编制报告,与大伙儿一起探讨找矿思路,总结成矿规律。
为了培养年轻技术骨干,张亚超通过以老带新、干学合一,让每一位新技术人员能够在做中学、在学中练,从地质填图、确定点位,到划分样段、采集样品,再到编录岩心、编写报告……很好地将教、学、做融入到每一个环节,不仅把丰富的找矿经验、技术要领手把手传授给年轻地质队员,同时也把地质人“找矿报国”的初心使命、责任担当传递了下去。张亚超常说,“干地质要有热情,更要有激情,没有吃不了的苦,也没有爬不过的山。”正是这种一往直前、坚持不懈的力量,带动项目组形成了锐意进取、奋勇争先的良好风气,也保证了项目如期进行。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大部分野外勘查工作,通过对矿区进行地质填图、槽探、钻探、岩芯取样、化学分析等工作,已发现金矿体9条,铅锌矿体5条,找矿前景良好。
百尺竿头思更进,重整行装再出发。天水矿产勘查院一代代地质人不改地质报国之志,乘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东风,擎起地质找矿事业的大旗,在传承、创新、发展中争当甘肃地勘“排头兵”,吹响勘探路上“先锋号”,以求真务实的实干作风和昂扬奋进的拼搏姿态行稳致远、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