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2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维护较好,设备‘一键启停’和‘远程视频遥控’功能使用率高,传感器完好率高。”在河南能源永煤集团一季度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常态化运行专项检查中,该集团车集煤矿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再次得到认可。
车集煤矿以减人、增安、提效为目标,持续推进智能化改造提升、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化工作面常态化运行。
给设备装上“千里眼”“顺风耳”
“坐在地面办公室,轻轻一点按钮,地下500米深处的智能化工作面泵站、皮带、转载机、运输机、采煤机等就能依次启动,非常方便。”车集煤矿综采三队采煤机司机朱瑞丰说。
21102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是永煤集团智能化建设重点项目,也是车集煤矿主力生产工作面,2023年9月投用。该工作面具有五大新功能:综采设备井下、地面远程‘一键启停’控制操作,自动找直,采煤机自动记忆截割,液压支架自动跟机,设备运行工况实时监测。
“从表面看,设备与以往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它们都装有‘千里眼’‘顺风耳’。”朱瑞丰说,“比如,液压支架安装了位移传感器,可实现跟机移架;采煤机安装了位置编码器,能实现记忆采煤。”
在朱瑞丰看来,智能化工作面的新功能中,人员精准定位并闭锁支架动作功能最为强大。当现场人员携带定位卡进入支架范围时,系统能迅速识别并自动闭锁当前支架,避免因误操作引发安全问题。
“智能化采煤效率高,职工劳动强度小,作业环境优,安全更有保障。”车集煤矿调度室主任姚鑫说。
让高科技适应复杂条件
21102工作面地质条件复杂,火成岩侵入区域广,设备维护难度大。要让高科技在复杂条件下发挥出作用并不简单。
“任何一项新工艺,都需要在实践应用中反复试验、不断改进,要保障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协同性。”车集煤矿机电科科长王永存说。
车集煤矿成立智能化创新工作小组,一边从智能化设备工作原理、系统工艺流程等最基础知识学起,一边现学现用、同步跟进,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持续对设备进行改造,优化工艺流程。
“采煤机与支架、运输机配合不好,无法顺利挑顶,导致起溜角度过大时容易出现采煤机截割支架顶梁。对此,我们适当推溜形成斜三角,通过斜切进刀方式进行挑顶作业,同时缩短回刀距离,避免在机身处看护电缆,防止滚矸、甩矸伤人。”车集煤矿综采三队副队长左庆伟介绍。针对精密元器件容易受震动或被矸石砸坏的情况,车集煤矿用旧皮带进行“全包围”式防护,强化日常预防性检修,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为掌握现场数据,车集煤矿研究分析现场割煤工艺、地质结构、煤层走向、支架工作阻力、周期来压等数据,优化采煤工艺流程和自动化割煤程序。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21102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电液控支架自动跟机率达93.6%、采煤机记忆割煤率达89.8%,均超过计划目标。
“采煤机功率大、截割能力强,我们每天割煤都在3刀以上,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车集煤矿综采三队队长卢参军说,21102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装有24种高精度传感器,自动化程度高,原来每个生产班需要25人,现在只需要9人,人均工效提高184.3%。
培优育苗,提升人才软实力
“从传统采煤到自动化采煤,再到智能化采煤,是革命性突破。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车集煤矿机电副矿长郑伟卫说。
为提升人才软实力,车集煤矿构建了以学习培训实现技能提升、以技术攻关实现潜能开发、以导师带徒实现人才化育、以经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以创新创效实现人企双赢“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智能化工作面电气控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复杂,软件代码逻辑关系复杂,传统电工很难理解和掌握。我们选拔出16名学历高、自我提升愿望强的青年技术工人,让他们参与到自动化控制系统地面安装调试、井下组装调试和生产跟班中。”车集煤矿机电科职工王朋说。
车集煤矿依托“车集工匠”评选,开设理论小课堂,组建实践攻关小组,加强培训,全面提升职工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我们每周五都有智能化学习小课堂,大家轮流上台讲解,分享操作经验与技巧。”车集煤矿综采三队支架工谢根四说。
车集煤矿每月从安全效果、学习情况、导师带徒、创新创效等方面对技能人才进行对标考核,发放技能津贴;每年评选优秀导师带徒、“两创一星”,全面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我们将持续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让智能设备‘接管’现场高危、艰苦工作,持续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车集煤矿矿长蒋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