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蕴含着丰富的砂石资源,为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原材料。但如果过度开采、无序开采,不仅破坏河床、污染水环境,还会影响黄河行洪、威胁沿岸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提出5年来,《黄河流域重要河段河道采砂管理规划》《黄河保护法》相继出台,对黄河采砂予以重点规范。连日来,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黄河河南段非法采砂已基本取缔,采砂监管有了“千里眼”。沿黄生态持续向好,建起了风景区、旅游区,成为观光、研学的好去处。
科技赋能,整治滩区“四乱”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下属的开封第一河务局水政监察大队承担着开封黄河滩区部分地段的行政执法工作。
“曾经脏乱差,如今美如画,这是我在黄河边执法巡查以来的亲身感受。”该大队副队长田国茂2016年投入此项工作,他说,起初的黄河滩区脏乱差——充斥着非法采砂、烧窑、养殖场等业态。以非法采砂为例,首先,它会破坏国家设置的河水控导工程,甚至挖断河床、影响行洪;其次,它往往采取露天挖掘的方式,容易造成大气和水环境污染。
黄河非法采砂并非一时一地之疾,据黄委会下属黄河网报道,无序开采、恣意盗采黄河河砂的现象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乱采滥挖的乱象亟待规范。
在此背景下,水利部于2018年起部署开展河湖区域清“四乱”工作,“四乱”即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今年初,水利部印发了《关于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的通知》,强调要强化日常监管。
开封第一河务局2019年以来,共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30余次,共清理各类“四乱”问题263项。立案查处水事违法行为32起。该局水政监察大队建立了“人防+机防+技防”的模式,开展昼夜巡查和定期整治,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比如,利用无人机对黄河沿线区域进行全景航拍巡查,通过专门APP处理各类数据等,实现了科技赋能执法全覆盖。
据黄委会介绍,黄河中下游干流晋陕豫鲁四省河段实现智能监管全覆盖,黄河采砂监管有了“千里眼”——远程无人机会按照预定好的航线轨迹,全程录像、拍照。还可以启动热成像功能,实现对非法采砂行为的实时抓取。
如今,黄河河南段已鲜有非法采砂现象。田国茂说:“随着环境逐渐变好,我们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以前为了整治‘四乱’忙到凌晨4点,如今在巡查不间断的基础上,有更多时间思考怎么能让黄河变得更好。”
可行性前置,黄河采砂实现“强监管”
开采黄河河砂,一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旺盛需求,一边又面临维护生态稳定、确保行洪安全的约束。如何平衡?
2020年11月,水利部批复《黄河流域重要河段河道采砂管理规划(2020—2025年)》,规定了可采期和禁采期,划定了可采区、保留区和禁采区,确定了年度采砂控制总量、作业方式等,为开展采砂管理提供了遵循和依据。
根据有关规定,黄河下游河段原则上采用射吸式采砂船和组合泵采砂,开封市龙亭区即采取这一方式,其对河道扰动范围较小、影响时间短,对河床影响较小,作业造成污染小,更加环保节能。
今年8月,当开封第一河务局水政执法人员到龙亭区河道采砂项目进行现场检查时,输砂管道正在紧张有序铺设,临时堆砂区已建设完毕。该项目将于今年10月初建成投产,由开封市一家国有企业投资运营。与此前该地区非法无序采砂有根本不同,这个采砂项目拿到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颁发的许可证。而要取得这个证件也并不容易,需要先经过环保、水文等方面的可行性评估。在采集方式上,也不再是过去的露天挖掘,改为以“抽取式”为主,大大减少了对河床、大气的扰动和污染。
该项目投入运营后,一辆满载河砂的货车驶至出口地磅处,一旁操作室的屏幕上,就可以显示车牌号、实载重量、交费金额等信息。司机刷卡交费,工作人员打印砂石采运管理单并签字盖章,出口闸机随即自动抬杆放行。实现了全流程监管。
据测算,开封市龙亭区及附近区域对黄河河道砂石年度需求量在400万吨左右,砂石市场价格为每吨30~35元。该项目建成投产将实现年产200万吨砂石,产生超6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贡献财政税收约200万元。
田国茂说,该项目将重点辐射周边区域,带动当地就业。对于个体来讲,过去是非法盗采,如今将是一份正式工作。根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在近一年建设期内,项目直接用工约100人;投产后将长期直接用工50至60人。
据了解,黄河采砂智能监管已应用于晋、陕、豫、鲁四省的80多个砂场,建立起“黄委-省-市-县-现场”五级监管体系。除了智能监管外,黄河流域已建立起采砂管理长效机制,形成了“流域区域结合、地方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联动、规范化开采、信息化监管”的采砂管理新模式,全力护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滩区建起风景区,沿岸持续增“绿”
除了对滩区各类乱象的整治,黄河河南段沿岸多地建起了风景区,持续打造旅游新业态、新场景。
2023年6月,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主场活动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6条“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首批文物主题游径。其中,“大河安澜·治黄史迹主题游”在列,包括三门峡大坝风景区、小浪底水利风景区、花园口风景区、曹岗险工、兰考东坝头等沿黄风景区。
今年,河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提出把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打造成全球著名文化IP。
黄河不仅是母亲河、生态树,也是文化旅游资源。而它真正成为风景区、旅游目的地,离不开对河道和滩区的整治提升。
在郑州的黄河文化公园,立起了百位中华历史名人像、建起了黄河国家地质博物馆,成为中外游客到郑州旅游的打卡地之一。此外,黄河郑州段的“三桥汇”国家铁路文化主题园区等项目正在积极筹备打造当中。今年3月,郑州市发布《加快推进旅游公路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成以“黄河魂、古都韵、中国情”为主题的“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
在开封黄河黑岗口,昔日的黄河决口处,而今打造成了“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示范基地”“全省优秀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站在黑岗口观景台极目远眺,黄河逶迤而去,两岸林、田、水、草、滩汇集连接成一条旅游休闲风景带,林则徐文化广场、柳园口湿地公园、百亩枫叶林等沿着黄河依次铺开,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打卡。
黄河正变得越来越美,黄河的资源正以更可持续的方式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