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螺水泥发布关于终止认购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份的公告,不再参与认购西部建设非公开发行A股股份事宜。据悉,该事项始于2021年12月,海螺水泥拟自筹约17.6亿元参与认购西部建设非公开发行A股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据了解,海螺水泥主营业务为水泥、商品熟料、骨料及混凝土的生产、销售,是西部建设的上游供应商。西部建设是国内领先的建材产业综合服务商,也是国内商品混凝土行业的领军企业。
双方的合作初衷是围绕“水泥、砂石+混凝土+消费市场+技术服务+互联网”的全产业链模式,构建新的商业合作模式。砂石作为水泥和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是双方合作的核心领域之一。
海螺水泥作为中国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在资源、技术和市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西部建设则是国内商品混凝土行业的领军企业。双方希望通过战略合作,在砂石骨料业务、物流运输、产业互联网等方面实现资源互补,推动砂石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
公告指出,本次认购的终止不会对海螺水泥与西部建设既有的合作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双方将继续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优势资源的互补与协同,持续拓展在产品、市场等领域的长期合作,为双方股东及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水泥、混凝土行业发展承压
业内人士指出,双方终止合作并不意外,这与过去三年水泥和混凝土行业发生的变化有关。
2020年,海螺水泥的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1762.43亿元。同年,西部建设的业绩也稳步增长,2021年,西部建设营业收入达到269.26亿元。这一年末,两大龙头企业试图强强联合,做强水泥行业上下游产业链。
不过,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两家企业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出现下滑。
2023年,海螺水泥营业收入为1409.99亿元,较2020年减少超350亿元。海螺水泥在2024年半年报中提到,受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调整态势、基建项目开工不足以及大范围连续性降雨天气影响,上半年水泥需求持续弱势,全国累计水泥产量8.5亿吨,同比下降10%,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促使水泥价格底部运行,量缩价低导致行业效益持续下滑,水泥行业整体呈现“需求萎缩、竞争激烈、价格低迷、经营承压”的运行特征。
另外,据西部建设2024年半年报披露,受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下行等因素影响,国内混凝土需求总量持续萎缩,行业营收和利润总额同比均有明显下滑。西部建设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2亿元至4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6.45亿元。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2.76亿元至4.76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5.72亿元,西部建设也受到了商品混凝土市场下行的影响。
海螺水泥与西部建设的合作终止,反映了当前水泥、混凝土行业面临的挑战。
筹划超3年的定增计划终止
2025年2月5日,海螺水泥与西部建设签署了《附条件生效的股票认购协议之终止协议》,约定公司与西部建设终止《附条件生效的股票认购协议》《附条件生效的战略合作协议》及其补充协议的履行,公司不再参与认购西部建设非公开发行A股股份事宜。这项筹划超3年的定增计划终止。
公告显示,2021年12月21日,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附条件生效的股票认购协议》和《附条件生效的战略合作协议》,海螺水泥拟以自有资金认购西部建设非公开发行的A股股份。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出具的《关于同意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4〕222号),同意西部建设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2024年2月1日)起12个月内有效。
在批复有效期内,海螺水泥与西部建设尚未进行股份发行及认购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