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的六盘水寒意未消,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却是一派繁忙景象。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加紧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化装卸系统已进入联调阶段。
![](/media/attachment/upload2/image/202502/587667001739499264.png)
储煤场俯瞰。
该项目自2022年12月启动建设,占地646亩,计划总投资9.65亿元,旨在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目前总体工程进度达80%,其中1、2、4号储煤场及配套输送系统已全面建成,具备基本储煤条件;储煤筒仓完成90%,转载点、火车快装站、厂区道路等工程完成70%,汽车快装站设备安装正同步推进。
“预计今年6月底除3号储煤棚外,项目可全部建成投运。”项目负责人杨瑞行介绍,建成后静态储煤能力将达120万吨,年吞吐量超500万吨,同步实现铝、锰等非煤矿产及大宗商品仓储物流功能。配套建设的铁路专用线接驳沪昆铁路干线,总长6.13公里,配合全自动装卸系统,单列50节车厢的装车时间可从传统8小时压缩至1小时,大幅降低物流成本。
作为贵州省首个大型智能化煤炭储配基地,该项目通过“储配一体+多式联运”模式,将有效调节煤炭供给的季节性、区域性和煤种结构性矛盾,提升能源保供能力,助推西南地区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