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废城市”?酒泉又将如何建设“无废城市”?2月13日,市生态环境局举行2025年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对《酒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进行解读。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它并非意味着城市完全不产生固体废物,也不是说固体废物能百分百实现资源化利用。其核心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引,通过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持续促使固体废物从源头减量,提高资源化利用率,最大程度降低填埋量,把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
202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将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与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并列,作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去年底,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等25部门共同印发《酒泉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市在推动城市绿色转型、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上迈出关键一步。
“方案明确了‘无废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到2025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各项主要任务和工程项目有序落实,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快速下降,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固废治理能力切实增强,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基本建立,固体废物全过程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祁晓花说。到2027年,生活和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全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显著下降,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高,无害化处置能力得到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更加完善,“无废城市”理念深入人心,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为实现这一目标,方案列出了七大重点任务,包括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坚持源头末端统筹,推动农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加强全过程管理,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强化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严防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加强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保障能力,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同时,为保障“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顺利推进,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协调小组、强化资金保障、加强科技支撑、抓好宣传引导等。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的全面启动,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将有力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