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非煤矿山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富源县以“严排查、强责任、重监管”为抓手,全面开展非煤矿山地质灾害风险排查评估及复工复产安全检查,确保企业安全有序恢复生产,为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在验收过程中,富源县聚焦非煤矿山重点区域,组织专家和技术力量对生产区、开采区、通行道路及生活区等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评估边坡稳定性、排洪设施效能等关键环节。同时,通过无人机巡查、地质雷达监测等科技手段,精准识别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隐患,建立“一隐患一档案”,并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目前,全县已排查29座露天矿山,发现并整改风险隐患1项。
针对节后复工复产高峰,富源县成立专项检查组,按照“分类施策、精准检查”的原则,对地下矿山、露天矿山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地下矿山重点检查通风系统、排水设施、人员定位系统及采空区监测,确保生命保障系统正常运行;露天矿山严查边坡稳定性、爆破作业规范及截排水设施效能,严禁超层越界开采。截至目前,全县已有7家非煤矿山通过复工复产验收,1家矿山复建。
富源县以复工复产为契机,同步推进非煤矿山企业特种设备电焊机加芯附码专项工作,为电焊机加装互联网芯片并赋予专属二维码。电焊工须用手机扫描电焊机上的二维码,并同步上传安全作业环境照片,通过系统验证后才能开机作业。这一举措从源头上杜绝了动火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实现了“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有效减少因违规电焊作业引发的安全事故。
据悉,富源县将持续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监管,以“零容忍”态度筑牢安全防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