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占比较大的省份正进一步细化措施,将各自地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布局的“规划图”落实为“施工图”,有些省份还列出了具体指标,突出一个“早”字,加紧布局地矿新质生产力,行业迎来转型发展的风口。

通过超前理念赋能。矿产资源没有变,变的是使用矿产资源的理念。
能源革命看山西。山西省通过加快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坚定不移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山西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公布了2025年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名单,其中能源革命类项目有65个,涉及24个煤炭项目。今年,山西省将加快煤炭先进产能项目建设,建设煤矿及选煤厂、煤矿及配套铁路专用线等15个项目,将建成130座智能化矿井项目,大力推进建设晋北采煤沉陷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年着眼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进符合生态环保要求、资源条件好、安全保障程度高、智能高效的大型特大型煤矿建设,不断提高煤炭资源集约化规模化开发水平。同时,适度超前布局谋划煤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加快打造现代煤化工千亿产业集群和硅铝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不断提高优势产业聚集度和核心竞争力。
通过先进技术赋能。传统地矿行业在信息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加持下,产业形态和边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内蒙古去年启动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以来,聚焦稀土、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等战略重点和优势领域,全面部署36项重点任务,产学研参与攻坚,科技创新氛围空前高涨。近日公布的《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提升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创新能力,支持白云鄂博稀土资源增储,支持包头打造“稀土+”产业集群。
去年,宁夏科研团队攻克了高性能铌钨抗氧化涂层等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国内最大智能化反井钻机等首台(套)产品,长征火箭用上了“宁夏煤制油”,一批科技成果获得全国行业奖项。今年,宁夏科技工作会议系统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时,确立了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12%以上、投入强度达到1.65%的目标;推动科技企业突破3200家、规上有研发投入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2%。
通过优秀文化赋能。地矿行业不只有矿还有文化。各地创建有效载体平台,输出地矿行业优秀文化,提升了地矿行业的显示度,打造了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旅游服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娱乐休闲成为旅游消费新业态,休闲观光活动、公园景区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1.9%、59.5%。
在文旅热的背景下,近日,多位省级党政“一把手”赴景区景点调研,推动文旅产业持续释放经济增长动能。
2月16日,贵州省委书记徐麟到黔南州荔波县调研时指出,强化景城联动,优化功能服务,提升格调品位,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一流旅游城市。
2月15日至16日,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赴黄山市,在休宁县齐云山镇、黟县西递镇,考察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西递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及文旅产业发展等情况。
2月11日,湖南省省长毛伟明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红石林国家地质公园调研旅游产业发展。
……
时代之需,行业所盼。通过理念、技术、文化等新质生产力的赋能,地矿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将越来越快,同时将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地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