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纪委发布《巡察“利剑”守护绿水青山》一文指出,近年来,广西桂林市委巡察办聚焦“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这一“国之大者”部署七轮巡察,推动整改问题197个、建章立制16项,以巡察“利剑”守护绿水青山,依法打击河道采砂监管不力、违规采砂等问题。另外,针对采石采矿破坏生态环境,目前,广西桂林完成了16座矿山的整治工作。

河道采砂监管不力问题仍显突出
文章指出,2022年3月至5月,广西桂林市委巡察办组织第三巡察组对市水利局党组进行巡察。巡察发现,全市河道采砂监管不力问题仍显突出,违规采砂影响了水势稳定、破坏了水环境。
绿水青山关乎民生福祉。桂林市委巡察办立即指导第三巡察组列出重点监督任务清单,并对全市采砂点进行暗访。暗访发现,全市大部分河道采砂点没有按要求安装监控系统和地磅,监管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导致盗采河砂行为时有发生。
“盗采河砂行为一般发生在深夜或凌晨,违法人员分工明确,有人负责采砂,有人负责运输,还有固定的销售渠道,形成了‘产、运、销’一条龙模式。”桂林市委巡察办主任于建新介绍,针对这种复杂情势,桂林市委巡察办协调增加第三巡察组人员力量,指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违规采砂背后的责任缺失、监管盲点和制度漏洞等问题。
严肃查处非法采砂问题
在深入巡察的基础上,桂林市委巡察办就违规采砂问题向市委做了详细报告,并向相关部门发出巡察建议书,推动查处非法采砂行为7起。与此同时,桂林市委巡察办组织启动立行立改程序,督促市水利局扛牢监管责任,在采砂点安装了监控设备和地磅装置,对采砂行为进行全天候监督,并推动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对受损河道进行了修复。
针对违规采砂暴露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失职失责等问题,桂林市委巡察办协调全州县、资源县、荔浦市等7个县(市、区)的纪检监察机关进行了严肃查处,多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在巡察整改过程中,桂林市委巡察办还推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桂林市禁止乱挖滥采砂石土矿产资源规定》等文件,规范河砂开采行为,并加强对河道采砂和疏浚砂石行为的管理。
完成16座矿山的整治工作
此外,“吹尽浮尘漓江清!我们不仅要看到碧水清波,也要看到青山耸立。”桂林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说,采石采矿破坏生态环境曾是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之一,桂林的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欠账比较多,为了推动矿山修复,桂林市委巡察办组织第二巡察组对市自然资源局党组开展巡察,同步协调12个县(市、区)巡察机构分南北片区对自然资源领域开展交叉巡察。
巡察期间,第二巡察组组建调研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市17座规划整治的“半边山、一面墙”式矿山逐一摸排,发现只有1座矿山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治。
在巡察反馈后,桂林市委巡察办坚持做深做实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紧紧抓住责任这个“牛鼻子”,压紧压实被巡察党组织整改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督促其从讲政治的高度正视问题、真整实改。与此同时,市委巡察办对典型问题进行台账管理,明确专人负责跟踪督办,推动巡察整改工作落实落细。在桂林市委巡察办的强力推动下,市自然资源局党组积极整改,目前已经完成16座矿山的整治工作。
桂林市委巡察办主任于建新表示,生态环境领域的每一个问题,都关乎桂林山水,对之整改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国之大者,桂林市委巡察办要履行好职责使命,让巡察“利剑”守护好这里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