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9日,日本5大汽车制造商悉数公布了2008财年业绩预期。这其中,丰田汽车2008年预亏500亿日元,这将是丰田汽车46年来首次亏损。
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木下光男表示,08年度财政年度,丰田汽车的净亏损将达3500亿日元,此前丰田汽车预计净盈利500亿日元。此外,丰田运营亏损也调高至4500亿日元,比此前预期的增加了3000亿日元;销售收入将达21万亿日元,同比减少5000亿日元。
与此同时,日产汽车、马自达、三菱汽车、富士重工也预计08财年将出现净亏损。5家公司的亏损总额预计将达7070亿日元。
丰田二战以来首亏
木下光男此前曾表示,上一次丰田汽车出现经营亏损,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次却是因为金融危机,目前丰田汽车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销量已大幅减少。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月至12月,丰田汽车在美国市场总销量为220万辆,尽管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16.2%上升至16.7%,但销量却同比减少了40万辆。美国汽车市场陷入萧条,对丰田汽车打击很大。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危机导致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是引发日本国内汽车总体需求下降的主因;此外,日元走强也可能会进一步削弱汽车生产商今年的利润。
日本汽车经销商协会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日本汽车整体销量(含0.66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车)同比下滑19.9%,仅为301,707辆。
在残酷的经济环境下,丰田2月5日被迫暂时全面关闭国内组装线到仅剩一条,这对日本汽车工业而言是历史性的一天。
对此,丰田创办家族第三代,新接班的社长丰田章男表示,目前经济之恶劣是“百年仅见的空前状况”。丰田表示,2月及3月排定的组装线停工是为了让产量配合市场需求。
虽然还保留一条国内组装线,但这对遭受停工波及的数万名组装线员工而言丝毫起不了安慰作用。在丰田汽车的大本营丰田市,这里的工厂早已关闭,工人们无所事事。
作为丰田市的支柱企业,丰田汽车的减产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丰田市的财政状况。如果丰田汽车因亏损导致其上缴企业税减少,这个40万人的城市将预计减少约90%的税收。目前丰田市的失业率已升至历史新高,丰田市市政厅表示,这个地区的失业率高居日本全国之冠。
日产汽车将裁员2万
丰田汽车的遭遇并不是日本汽车工业惨淡现状的个案。日产汽车9日宣布,计划在全球范围裁员逾2万人,转移日本国内的生产,并向日本、美国以及其他地区的政府寻求援助。
日产汽车公告显示,日产08/09财年第三财季(2008年10月到2008年12月)净利润亏损832亿日元(约9.1亿美元),并发布预警称财年全年将出现自戈恩担任日产总裁以来的首次亏损。
数据显示,日产第三财季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8.6%,至731,000辆,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4.4%,至1.82万亿日元。2009年1月份,日产在其第一大市场美国的销量更同比下滑31%。
为应对市场的疲软需求,日产还计划在本财年内将全球产量降低20%。此外,日产本财年将停止向董事会成员分红,并从3月份起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薪水降低10%,直至公司业绩出现明显好转。
日产还表示将暂停与雷诺一起在摩洛哥建设的新工厂。该工厂投资6亿欧元,原计划于2010年投产。日产汽车首席执行长戈森(Carlos Ghosn)还表示,日产汽车暂时取消了在2010年之前确保年收入增长5%的目标,而这原本是该公司在其当前管理计划中做出的一项重要承诺。
除丰田、日产两巨头外,预亏的其它日本车企也是动作频频。三菱汽车社长益子修就表示,“经济恶化远远超出预测”。三菱打算在今年3月底前将在职的约3300名非正式员工全部解雇,并将把管理人员的工资从3月起将削减10%。
押宝新能源
面对如此寒冬,虽然日本车企巨头为裁减成本,“狠招”尽出,但对于新能源这一汽车业热点却一向“花钱如流水”,“热情”不减。
作为全球混合动力技术的领导者,丰田汽车其实早在1996年12月便与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和松下电池工业公司合资成立松下电动汽车能源公司(PEVE),生产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等环保车用电池。经过去年中期的投资增产后,PEVE车用电池产量有望从2007年的50万台左右增加到2011年的100万台。去年12月17日,本田汽车更与GS汤浅(GS Yuasa)联合宣布,双方成立注册资本150亿日元的合资公司,主要生产混合动力车用锂电池。
2007年4月,日产汽车与NEC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AESC。去年5月,AESC股东对外宣布了将生产车用锂电池的计划。去年12月,日产和NEC更声明将提前1年实施增产计划,投资1000多亿日元,分别在日本国内及欧美国家建设新的工厂,以确保锂电池产量在2011年之后达到供应20万辆车使用的水平。
对于新能源的未来,业内人士认为,环保汽车将是今后车企生存的关键。从长远角度来看,继续在新能源领域投资是必要的。例如三菱iMive节能技术就有望在2010年引入全球市场,随着能源紧张,小排量汽车将会更得人心。
不管怎样,在经济危机的“严寒”之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调整生产、降低库存、缩减开支、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以求度过这场前所未有的汽车工业困境的同时,各大车企对新能源、新技术的投资或能加速汽车业升级换代,迎来汽车业下一个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