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重型机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75%,但增速下降了19.52个百分点,这说明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远没有结
束,这种滞后效应也许会到2010年显现,因此企业依然要做好充分的‘御寒’准备。”吴生富理事长在4月18日召开的中国
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五届二次会员代表会议暨理事会议上表示。
与会代表认为,这个时期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目前发展的主要策略。
企业纷纷进入调整期
吴生富表示,一重主要为钢铁等行业提供重大成套设备,受影响比较大。2008年9月中旬后,从国内到国外,一重在钢铁行
业的订单都出现了大幅下降。
虽然以往的高速增长不再容易出现,但一重的生产并没有因此放松下来,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给企业带来新机遇。吴生富介绍
说,主要是核电发展对一重的拉动作用明显,目前公司已经拿到了30亿~40亿元的订单,主要为核电工业提供大型铸锻件、核
岛设备。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也遭遇了同样的冲击,公司总经理岳普煜表示,金融危机以来,太重有近20亿元合同被推迟,目前订单
量与去年同期比下降了约30%,特别是液压、铸锻、油膜轴承等行业受影响比较大,订单明显减少。他认为,明年还是有不
确定因素,仍然要做好抵御风险的打算。据了解,太重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公司去年募集的9.45亿元,将建设大型铸锻件和临
港基地项目,两项目均在2011年完工,达产后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收入。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院长谢东钢将他的企业定位在“创新”二字。他提出:“美国有什么,中国没什么,我们就干点什么。
尤其目前正是企业调整的时机。作为科研单位我们就是要为制造厂提供更多的国产化技术,为制造厂做好后备军。”
主要从事国内外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进出口贸易、设备招标业务的中国重型机械总公司受海外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该公司总经理陆文俊表示,重机总公司80%的业务在海外,去年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造成了很大损失。汇率的变化、原材
料价格的增加是最不利因素。“一觉醒来,几千万元就没了,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影响逐渐显现,很多海外合作暂缓,原计划
的投标暂停了,这种局面到目前才有所缓解。”
陆文俊还表示,重机总公司采取积极的态度规避风险,加强项目资金的回笼。同时,东南亚地区是潜在的市场,近年来我国
政府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非常紧密,一些项目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中国建材装备总公司总经理方芳说:“我们去年也经历了大起大落,水泥合同额超过了500亿美元,但遭遇了退单,最大的
是尼日利亚的一笔退单。由于我们处理得当,在退单的过程争取了主动权,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方芳还表示,重型机械企业承担的大部分是大型的工程项目,风险有滞后性,真正的风险可能在明年或者后年,我们还需要
做好充分准备。
卫华集团董事长韩宪保告诉记者,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促使卫华不得不调整自身的产品结构,从生产工业起重机向工程用
起重机转变。这一调整已经初见成效,从2月份开始,订货量明显增加,预计4月份订货金额会达到2.5亿元。
韩宪保也表示,过去几年,企业发展迅速,订单量大,来不及去研究产品结构,也无暇去购买高精尖的装备来进行技术改
造。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卫华集团员工普遍进行思维上的调整,原本恐慌的心态也转变为积极应对的心态。韩宪保这样鼓励他
的员工:“在风暴中不倒下就是胜利者”。他再三强调,危机就是转机,目前这个阶段正是打造产品品质的关键时期。卫华要
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不但做好国内市场,还要寻找机会将产品推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