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国内钢价演绎过山车
行情,中小钢厂盲目复产、钢铁产量迅速增加是钢价回落的主要原因。由于下游需求仍未有实质性恢复,产量的增加给钢铁行业带来了“二次去库存化”的沉重压力。分析师认为,从需求、出口等因素看,二季度国内钢价有望出现回升。
钢铁产量大幅提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3月份国内粗钢产量达到4510.08万吨,创出自去年6月份以来的最高月度产量,尽管较上年同期下降0.3%,但较上月的4042.24万吨环比增长11%。钢铁企业在亏损加剧的情况下,产量不降反升,产能过剩的压力更加凸显。
国都证券分析师王招华表示,从已经披露的重点大中型钢企月度粗钢产量数据可以推算出,小型钢企在近几个月产量提升迅速,其占全国的比重在2009年2月已创近年最高水平。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3月份,包括宝钢、武钢在内的72家中钢协会员企业都在减产,会员企业日产钢量从114万降到111万吨,但主要为中小钢厂的非会员企业日产钢量却从29万吨上升到34万吨。
王招华表示,小钢厂产量占比迅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矿石成本优势。铁矿石成本占钢铁产品成本的30%左右,小钢厂的铁矿石主要是现货采购,在目前各种商品现货价格大跌的背景下,海运费及铁矿石的现货价格已经低于长期协议价格,使得小钢厂在成本上较大钢厂具备一定优势。
需求变化有待观察
从近期的实际表观需求量看,从3月开始已经出现了环比需求恢复的迹象。申银万国分析师称,从近期与钢厂销售部门和市场经销商的沟通结果看,各钢厂5月的订单比较饱满,特别是针对国内基建和重点工程相关的长材品种,如螺纹、线材、无缝钢管等。此外,近期部分钢铁下游市场(如汽车、家电等)需求的好转,带动了板材中的汽车板和家电板需求的恢复,而普通热卷和中厚板的价格由于整体产能过剩,价格仍持续低迷。
王招华指出,数据显示,剔除生产商、经销商库存后的全国粗钢日均表观消费量2月份开始环比有所回升,但仍处于近年来偏低水平,且这一回升是否构成趋势也尚待观察。至于真实需求的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且持续攀高,分析师认为也并不能说明太多的问题,因为受雨雪天气影响,2008年1、2月全国粗钢产销的基数均较低。
从国际市场来看,需求疲软难有改观。世界钢铁协会公布的最新“短期钢铁展望”显示,今年全球钢铁需求将降至10.186亿吨,比去年下降14.9%。根据该协会的预测,今年美国的钢铁需求最差,预计会比去年下降36.6%,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的钢铁需求则将下降32.2%。此外,欧盟的钢铁需求将下降28.8%,独联体国家将下滑23.1%,日本的钢铁需求将下滑20.4%。而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金砖四国”2009年的钢铁需求将下降5.9%。
“二次去库存”压力重重
由于大量中小钢厂的满负荷生产,完全抵消了大钢厂减产的作用。钢铁产量大幅增加,而真实需求并未实质性转暖,行业库存压力再次显现。
数据显示,今年1月下旬开始,钢材库存增加明显。1月16日-22日一周,板材库存从前一周的380.61万吨增加到469.39万吨,环比增幅达到23.33%;而接下来的一周又增加到534.57万吨,一直到上周,板材库存量一直保持在500万吨以上。长材的情况基本相同,库存的迅猛增加发生在同一时点,当周长材库存从前一周的323.26万吨猛增到472.35万吨,环比增幅高达46.12%,之后的每周也基本保持在500万吨以上,只是最近两周才有所缓解,下降到500万吨以下。
根据中钢协的数据,2月份全国20个大中城市、5类钢材库存总量达670万吨,比1月份增加184万吨,增幅37.9%。目前,国内大型钢厂的钢材库存占月销售量的8%,高于5%的“安全比例”。专业人士表示,对于钢铁企业而言,3%已经是个非常大的数据。在经历了去年四季度的去库存化后,目前众多钢铁企业开始面临二次去库存化的沉重压力。
二季度有望走出上升行情
虽然钢材需求整体仍然处于疲弱状态,但一季度可能是“最坏的时刻”,今后将是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
中信证券认为,二季度钢材需求将从底部逐步恢复,主要是由于需求的季节性增长、下游行业增长好于预期以及4万亿投资逐步落实开工,真正带动钢材消费。
另外,中信证券分析师还表示,如果人民币与美元保持相对稳定的走势,国内钢材产品的价格优势可能重现;而钢材出口退税还有调整空间,这将有利于我国钢材的出口。
国泰君安的分析师则表示,根据2002年以来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与钢价的环比变化可以发现,几乎在每年3月前后,钢材表观消费量都会出现明显的环比上涨,也就是所谓的季节性旺季,而在消费量上涨过后钢价一般也会出现上涨。但由于每年度供求状况不同,钢价开始上涨的时间也有早有晚,比表观消费量滞后1-3个月左右。也就是说,几乎在每年的二季度都会出现一轮钢价的上涨行情,只是时间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