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远远大于需求的过剩产能是悬在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据报道,专家认为,国内钢材产销模式应在韩模式或欧美模式中找到亮点。
史上首次紧急通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全国各省市区工业主管部门和各大型钢铁企业下发了《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提出对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表示,遏制产能是老话题,但这次的力度比以往都会大。此次对热轧板、冷轧板、中厚板等产能严重过剩的品种实行自律性限产措施。研究进一步减少进口铁矿石中间贸易商和钢材贸易商数量的措施,“准入门槛都要提高”。
钢铁遭遇限产令号召企业再度集体限产减产,是中钢协配合工信部控制钢铁行业产量增长的举措之一。复苏依靠控制产量,钢材的需求和供应急需达到一个平衡。
业内专家认为,国内远远大于需求的过剩产能(即期过剩)仍是悬在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出现好转,这些产能就会很快释放,进而将市场重新打回到低迷状态。因此市场上钢材的需求和供应急需达到一个平衡。
行业内多位研究员也对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并表示依然对钢价未来走势持谨慎态度。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一是对钢材的需求量大幅下跌,二是钢材贸易商只有当价格到达一个合理的价位时才会补充库存。
“因为他们需要现金,”业内人士直言,“所以整个钢材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都会导致库存增加。我们应该看到,钢铁这个产品不是战略产品,它不像有色金属可以进行国家收储,钢材储存涉及到腐蚀、长锈,另外,国家收储拿出资金,对整体意义并不大。”因此,钢铁产品不像有色金属能够进行国家收储。
“病因”找到了,如何“治疗”?
“虽然困难,但在国家出台一揽子政策后,我们已经在沙漠里闻到了水的清香。有了一些站起来的力量。这个行业再也不能粗放式经营、生产了。”该业内专家告诉记者,“要想让小企业退出市场或者减产,国家只有出台一些合理的退出机制,因为在市场经济时代,有赚钱的机会,他们不会主动退出或者高尚的考虑到国家的库存压力、环保等难题。”
另外,钢铁企业是当地的利税大户,是当地的支柱企业。无论从政绩显示还是从财政、地方就业等方面考虑,各级地方政府都有非常强的动机推动钢铁企业在本地的投资。因此,施行退出机制更是难上加难。
专家建议,国内钢材产销模式应在韩模式或欧美模式中找到亮点。
日本钢铁的生产与销售有四大特点:一是产量大、品种多、质量好;二是集中度高;三是“大进大出”;四是钢铁企业以生产为主,商社以销售为主,钢铁企业97%的产品都是通过商社来销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