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国铝加工业的发展趋势
1.逐步进行行业整合,打造中国铝加工产业基地
虽然目前我国工业现代化总体上处于中期的后期阶段,但仍属快速发展阶段。一是可以及早做好行业整合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规划和安排;二是由于发展的不平衡,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市场经济发达,有望较早进入工业现代化的后期阶段,即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整合阶段。一些设备、工艺落后,物耗、能耗高,污染、浪费严重的作坊式企业将坚决淘汰;规模经济以上企业将逐步兼并重组,提高集约化程度。一些领军性企业,如中铝西南铝业(集团)公司、中铝东北轻合金公司、山东南山集团轻合金公司等要提倡做大做强,争取早日形成几个世界上著名的加工企业,如美铝、加铝等,或造就一批世界名牌产品;一些中小企业如吉林麦达斯、常铝铝业、无锡锦绣等要求做专做精。
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为铝加工提供的资金和市场的历史机遇,不失时机地打造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及洛阳地区的铝加工产业基地。千万不能笼统地要求所有企业都做大做强,要求行业中所有企业做大做强是不科学的、不切合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即使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德国,也是中小企业占大多数,而且由于中小企业产品的多样灵活性和基本功扎实,创造了许多世界顶尖品牌,其营业额占德国企业总营业额的40%以上。所以,应该是少数企业做大做强、更多企业做专做精,大而强和专而精企业相辅相成,各自发挥优势,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和谐发展,构成中国现代化铝加工工业体系。
2.以高精尖致胜,逐步占领世界铝加工材高端市场
我国铝加工材的产量和消费量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我国一直大量进口精密铝板带材,2007年仍进口高达49.7万t。如果我国现有和在建、新建铝加工企业,都瞄准国际高端铝加工材市场,采用世界和我国先进的高精尖设备,集中睿智精英,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生产高档次的精密铝板带材,替代进口,占领世界铝材高端市场,就一定既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又能获取非常丰厚的经济效益。
3.立足技术创新、大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近几年来,我国铝加工工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后不论是已有企业还是在建、新建企业,都将会关注、重视和立足于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壮大和市场竞争之本,并且将会下大力气进行创新技术的产业化,通过产业化的不断完善和提高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有专利技术。首先,我国已有的引进、消化、再创新技术如短流程、节能、环保、高效的铸轧技术等,都应尽早建成连续化、自动化的现代生产线;其次,要加强集成创新,使我国引进的和自主创新的先进技术有机结合,配套成龙,尽早产业化,为我国铝加工业的现代化做出新贡献。
4.国产设备将逐步取代进口设备,自主技术将遍地开花
我国铝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发展很快,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基础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铝加工装备和工艺技术将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突出的优点是性价比高,在国内外市场上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国产铝加工设备能满足国内80%以上的需求,而且出口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可以预见,大约在今后5~10年内,国产铝加工设备将基本取代进口设备,只有少量特殊要求的高精尖设备还将由国外进口。
与此同时,我国铝加工工艺将积极向短流程、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以达到高效率、高品质、节能、降耗、环保的目的;而在铝加工产品方面,将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努力向多品种、高精尖方向发展,既能满足国民经济现代化和高新科技发展的需要,也将不断增强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5.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各类型大中小企业和谐发展
我国铝加工企业在所有制上将继续多样化发展,国企、民企、合营、外资等齐头并进,在发展规模上将是大而强和专而精并存,共同组成中国的现代化铝加工工业。
而且,现有企业都将努力改善和提高技术经济指标,增加产品品种,重在提高产品质量;在建企业都将选择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力求降低投资,尽快投产达产;新建企业都将慎之又慎,防止铝加工由投资偏热走向过热,即使必须新建,产品定位一定要选择高精尖,走向高端市场竞争。总之,不论是现有、在建或是新建企业,都要讲求科学发展观,在企业规模上,除少数做大做强外,一般不贪大、不求全,但求专和精;在产品定位上,不搞中低档货,但求高精尖;在经济效益上,不盲目追求产值扩张,要追求高附加值、高利润产业。从而使中国铝加工业早日走出“低端廉价”的形象,真正成为世界性的现代铝加工工业。
中国铝加工工业正处于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已经有了相当完整的生产体系,包括大批最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人力资源,但这仅仅是“强国”的基础,仅仅是“强国”的一个起点。最重要的是在拥有最先进设备的同时,在装备技术、工艺技术和管理技术最佳结合条件下,不断自主创新,生产出该领域当代最高质量水准的产品。希望铝加工界能够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中国铝工业的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精神,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促使中国铝工业健康、持续、快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