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汀江鱼群死亡的原因逐渐浮出水面,紫金矿业却被卷入了深深的漩涡。
7月12日,福建省环保厅正式通报了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水污染事件:2010年7月3日下午,紫金矿业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现死鱼。
按照紫金矿业的说法,约有9100立方米含铜酸性污水进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水质受到一定污染。
随着事件的逐步公开,紫金矿业的生产已然受到影响。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厂长助理张耀珉向本报记者表示,“工厂及相关上游采选矿已停止运作。”
惊心三小时
按照紫金矿业的说法,事故源自一个意外。
“污水池防渗膜垫层被撕裂是一个非常意外的情况,之前并没有估计到。”张耀珉称,引发此次污染事件的污水池,每年冬季都会对干池进行检修,曾认为可能会点渗漏,但“后面的环节可以处理好”。
这些天,张耀珉每天要工作16小时以上。他不仅见证了整个污染事件的发生,也参与了具体的处理工作。
但据紫金矿业介绍,经省、市专家初步核查,由于前阶段持续强降雨,使污水池区域内地下水位迅速抬升,超过污水池底部标高,造成上下压力不平衡,形成剪切作用,导致污水池底垫多处开裂。
汹涌的污水随后迅速流入6号井——这是一个收集井,周围污水和雨水会汇聚至此。工厂在6号井安装了自动抽水泵,当井里水位上升到一定水平,抽水泵自动开始抽水,把井里的水抽至专门的池子里。
不过,此次流入的水量远远高于6号井抽水泵的抽水能力,这导致通往应急池的涵洞先被填满,污水最终从227地下排水排洪涵洞(以下称排洪涵洞)奔腾而出,直入汀江。
7月3日15点50分,张耀珉接到同事报告——排洪涵洞有大量液体流出,初步判断为酸性含铜污水。“(我在)现场一看水质不对,马上就组织人员去封堵,同时向上报告。”张耀珉介绍说。不过,由于流量太大,工厂虽然组织了近两百号人,但无法有效封者污水入江,“当时只能用沙袋堵,放一个冲走一个”。
随后,现场有抢险人员建议打穿另一污水涵洞来争取时间,但被现场最高指挥否决。
事实上,工厂在污水排放设计上曾有过应急预案的考虑,即在6号井旁边建了一个应急池,并通过一个涵洞与其相连。
不过,在去年的一次检查中,政府环保部门出于对偷排污水的担心,下令紫金矿业封死了应急池与6号井相连的涵洞。“对于打开这个涵洞的提议,现场最高指挥担心,这违反政府命令”。
抢险现场最终决定从中打穿排洪涵洞,来缓解流量,从而实现对其的封堵。但要打穿涵洞必须用专业设备,抢险现场并没有具备这一条件,必须从别处运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所有的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直到一个多小时后,专业设备终于来了,通过把排洪涵洞从中打穿,从而把污水引流到污水池。至次日7点左右,污水外流终得到控制。次日14:30,污水渗漏事件得到控制。
教训与遗憾
虽是天公不作美,但在污染事件中,紫金矿业污水处理系统和应对措施的缺陷却也显露无遗。
“大意”是张耀珉总结的一条主要原因。“由于年年对污水池防渗膜垫底进行检查,(我们)因此放松了对防渗膜撕裂情况警惕。”
另外,对暴雨关注不够也是原因之一。今年6月,张耀珉的同事注意到,2天内降雨量已经超过 270毫米,而平时一个月也就250毫米左右。“这个情况虽然促成了兴建污水坝的决定,但我们没有采取其它的应对措施。而污水坝从设计到建造花费的时间太长,直到污染事件发生也没能发挥作用。”。
污染事件发生后,张耀珉有两个遗憾:“如果设计的时候能让污水处理系统远离汀江水域,或许污染就不会这么大。”另外,如果当初能打开封堵的涵洞,让污水进入应急池,那也许这次事故就只是“一个企业事故”。
现在,紫金矿业也只能尽力想办法弥补。据本报了解,该公司正计划垫高污水池,减少甚至避免污水池防渗膜垫层被地下水影响的风险,不过,“现在主要按环保部门的要求做,毕竟这次也不是简单的企业问题”。
污水渗漏事件得到控制,只是张耀珉高强度工作的开始。随后,张所在工厂逐步停止了生产,“原本再循环利用的水,现在也必须入池进行处理。由于天天在增加处理设备,在新的污水坝建好之前,大家都会很忙”。
扩散的影响
此次事故最为直接的后果,是造成了当地渔民的重大损失。目前,污染事件的后续影响仍在继续扩大。
一项初步统计显示,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中毒的鱼总量就约达378万斤。
紫金矿业称,截至2010年7月8日上午 10:30,对汀江受影响水域10个监测点每小时取样检测结果显示:水质逐步好转,总铜浓度下降、PH值上升,总铜浓度和PH值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的标准。
不过,据当地民众反映,7月8日仍有新鱼死亡。
对此,张耀珉解释说,“进入汀江河道的污水一边扩散一边随波而下,其箭头部分污染物含量较大,另外,在扩散的过程中,某些地区会形成污染物滞留,从而引起鱼类死亡。”
张耀珉特别强调,由于汀江现在处于洪期,为防止洪水溃坝,各处水坝和电站均在开闸放水,因此污水一路而下,所处污染扩散的面积较广。虽然整体水质好转,但仍不排除部分地区污染物超标。
至于紫金矿业,亦难以从污染事件的漩涡中脱身。
事实上,这并非该公司首次被卷入这样的漩涡。今年5月,环保部曾发文严厉批评11家存在严重环保问题的上市企业,紫金矿业名列榜首,此次发生渗漏的紫金山铜矿湿法厂身处通报之列。
据本报了解,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本身产值并不大,利润约为1亿。张耀珉认为,“停产对紫金矿业应无太大影响”。但由于其上游铜矿采选,以及相邻的金矿的采选均受波及,因此对紫金矿业“可能会有较大影响”。
资料显示,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所在的上杭县是福建省的矿产基地,有着丰富的铜矿资源,正发力打造“海西铜都”。其中紫金山铜矿可开发储量达205万吨,是目前中国华东地区蓄量最丰富的铜矿。
事件发生后,紫金矿业副总裁刘荣春对受影响的居民和投资者一再表示抱歉,并称“我们一定会负责任”。
目前,紫金矿业已经向渔民提出了初步的赔偿方案——死鱼按每斤6元进行回收,鱼苗按每斤12元回收。
对于全国第一大黄金企业——紫金矿业来说,这样的赔偿并不会伤筋动骨。但业内人士担心,由于受污河水顺汀江而下,死鱼事件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汀江生态所受影响不容乐观,这或许将成为紫金矿业的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