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矿山现状分析:矿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 ,目前我国已发现矿种171个。可分为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地热)、金属矿产(如铁、锰、铜)、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石灰岩、粘土)和水气矿产(如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四大类,大量尾矿处理不仅占用了土地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和危害,恶化了环境。如何把这些沉睡多年、数量惊人的尾矿处理进行开发利用,如何开发利用尾矿处理资源,实现尾矿处理资源的循环利用,真正实现“无尾、无废、无污染”的现代化生产,达到推进矿山环境的综合治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
二、尾矿处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矿山尾矿处理直接造成环境污染。
尾矿处理对地面环境的污染表现是多方面的:
其一,原矿直接携带超标污染物质,如放射性元素及其他有害组分;

其二,选矿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剂残存于尾矿处理并与其中某些组分反应,产生新的污染源;
其三,在地表堆放条件下,尾矿处理发生氧化、水解和风化等表生变化,使原本无污染的组分转变为污染组分,如有色金属矿山普遍存在的某些重硫化物;
其四,流经尾矿处理堆放场所的地表水,通过与尾矿处理相互作用,溶解某些有害组分并携带转移,造成大范围污染;
其五,由于金属矿山尾矿处理颗粒细,排出的尾矿处理干涸后经风力携带易扬尘造成污染;
其六,某些矿山尾矿处理直接排泄于湖泊、河流,污染水体,堵塞河道,引发大灾害。
2、矿山尾矿处理破坏生态环境。
据笔者了解,这些尾矿处理包括废石废渣占用大量土地,由于大规模开采锰矿、金矿、钛砂矿、花岗岩、石灰岩、大理石,加快了水土流失,植物破坏,造成大量山塘、水库泥砂淤积,河床抬高,“青山头”变成“白山头”。

3、矿尾易安全隐患。尾矿处理堆放易产生流动、塌陷和滑坡,尤其是坝高超过l00米的大型尾矿处理库.一日发生事故,其造成的破坏是相当巨大的。
近年来,随着环保督查和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的实施,尾矿不能再随意堆放,须进行处理。尾矿怎么处理。下面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尾矿处
理方式/方法有哪些:
由于开采历史、技术、设备、市场及管理等因素造成了大量的有价元素和有用成分弃存于尾矿当中,致使尾矿具有双重特性,它既是废物又是二次资源,从而构成了尾矿资源材料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巨大潜力。目前,回收有价元素、制备新型建材或道路材料、用于充填采空区、制备矿物复合肥料和土壤改良剂以及开展地质生态复垦、恢复绿水青山等已成为国内外尾矿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尾矿处理方式一、回收有价元素
在采矿工业发展早期,由于受到冶炼技术条件的限制,许多有价金属或稀有元素残留在矿山尾矿。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冶炼设备和技术的提高足已逐步对尾矿中的有价元素进行综合回收利用。这样不但能缓解日益紧张的矿产资源供需矛盾,而且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有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回收有价元素被认为是矿山尾矿综合利用的途径之一。
尾矿处理方式二、制备建筑材料或道路材料
基于矿山尾矿成分与建筑或路面基层材料的相关性,通过技术攻关,在尾矿中掺加其他原料,去除或改性有毒有害元素后就可以实现以尾矿为主体原料制备建筑材料或道路基层材料。因此,利用尾矿生产建筑材料或道路基层材料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利用尾矿制备砖瓦、水泥、微晶玻璃、陶瓷材料、石塑复合材料、路基材料等方面发展很快,并取得一系列成果,已经成为尾矿资源材料化大规模利用的主要途径。

尾矿处理方式三、用作充填采空区
矿山资源被大量开采后,会留下大面积的采空区,对矿山采空区的回填是直接利用尾矿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尾矿作为充填料,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不仅解决因尾矿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减轻相关企业的经济负担,还可省去或大大减少尾矿库的建设及其运行费用。目前利用相关设备将膏状的尾矿浆料输送到井下进行采空区回填的做法为普遍。我国在干式充填、水砂充填、分级尾砂充填、高浓全尾砂充填及膏体充填等尾砂充填技术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水平。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全尾砂膏体充填工艺,具有析水量少、胶结剂用量少、充填体稳定性好、强度高、尾矿用量大、对井下污染少等优势的高浓度膏体充填法,在尾矿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