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组织编制的《青岛市“十三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发布。该规划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未来五年城市管理的发展思路、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将多举措解决“城市病”。
《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城乡环卫工作整体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市区道路清扫保洁达标率达到100%,市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8%以上,推行人机结合、联合作业模式,达到“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标准。
统筹规划5大垃圾处理园区,建设小涧西、黄岛、即墨、莱西、平度5座垃圾焚烧厂及填埋场等垃圾处理项目,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力达到10000吨/日以上。推进“第五空间”卫生间建设,新增公厕820座。
《规划》中还提出,提高道路照明装灯率,推进实施开放式老旧小区路灯安装工程。新改扩建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主干道亮灯率达到98%,次干道、支路亮灯率达到97%。加大景观照明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一带五河九区、六横五纵、多点布局”的城市景观照明框架体系,智能化控制技术应用率达到85%。
《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立“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大城管”体系高效运转;创新“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执法规范化、安全系统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宜居宜业环境享誉国内;打造“城市管家”品牌,使城市管理体系大完善、执法大规范、供给大提升、服务大转变、秩序大优化、安全大放心,形成“青岛治理模式”,实现城市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我市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规划》系统提出“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17个方面36项主要城市管理指标,包括城市执法、公共服务、安全应急、供水节水、燃气、供热、道路桥梁、停车管理、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容秩序、排水、城市照明、爱国卫生、数字城管、网格管理、公众参与等指标。每项指标均列出任务分解、实施路径和完成时间,明确完善120余项城市管理措施,建设130余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体现了城市管理标准的国际化、生态化、舒适性和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