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弥补印度矿减少出口的亏空,短期内依然只能依靠澳洲矿和巴西矿。预计未来2—3年内,我国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的格局仍然难以被打破。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我国铁矿石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品位低且伴生矿产多,选矿困难,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铁矿石以满足国内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
进口价格日益灵活
2003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数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这一年年底,我国开始参与一年一度的国际铁矿石谈判。虽然进口铁矿石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是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上并没有真正的话语权。从2003年到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解体,我国一共参加了6次铁矿石谈判。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价格同比下降外,其余5年铁矿石价格均同比上涨。在这涨价的5年中只有2007年我国首度谈下首发价,价格涨幅为9.5%,而2005年和2008年涨幅最高。2008年首次出现了两个价格,在新日铁与淡水河谷达成首发价格后,宝钢又与力拓达成了第二个价格,长协机制因此出现裂痕。
2010年铁矿石长协谈判破裂,沿袭了多年的铁矿石年度定价方式被终止,取而代之的是与现货市场价格紧密挂钩的季度定价。举例来说,2012年一季度价格是以2011年9月、10月、11月三个月的普氏指数均价为基准,其中普氏指数的制定标准是以品位62%的铁矿石到达青岛港的价格为依据。自从三大矿山选择以季度定价为标准后,铁矿石协议价格和现货价格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变得更加灵活,价格波动幅度和频率都远大于年度定价。
虽然三大矿山放弃了年度定价,选取季度定价,但是实际上季度定价体系也早已被暗中打破。除了季度定价以外,三大矿山还给客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定价方式,必和必拓首开先河为下游客户提供了短期、月度和季度定价三种方式,随后力拓和淡水河谷纷纷效仿。据悉,2011年4季度,力拓40%的铁矿石以季度定价销售,即以上一季度最后一个月之前三个月的平均价格指数定价,而其他60%的铁矿石则以当前季度、月度平均价格指数或者直接以现货价格指数销售。预计未来三大矿山价格政策和现货价格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原料价格的频繁变化和巨大波动不利于钢铁企业控制成本。
目前我国的钢铁企业中,铁矿石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约为40%—50%,部分企业甚至远高于50%。和现货价格紧密联系的铁矿石价格不仅推动钢材价格的不断上升,还挤压了钢铁企业的利润。2007年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9.5%,如果以62%品位计算,2007年BP粉矿价格为49.85美元/吨,2011年3季度则为168.85美元,涨幅为238.72%。虽然原料成本不断上升,但是由于下游需求增速放缓,造成钢铁企业成本转嫁能力变弱,矿山企业谋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中国钢企利润却在逐年下降。据中钢协统计,全国重点大中型钢企销售利润率2007年为7.5%,2009年降到了2.9%,2011年跌至2.4%,钢铁行业整体陷入微利经营态势。
进口格局发生变化
我国进口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2011年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6.86亿吨,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2.97亿吨,从巴西进口1.43亿吨,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数量占我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2/3左右。最近几年,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数量所占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而从巴西进口数量则出现了小幅回落。印度作为我国铁矿石第三大进口国,其出口数量也呈现持续下滑态势。
2007年和2011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南非四个主要铁矿石进口国中,其占总进口量的比重两升两降,其中从澳大利亚和南非进口铁矿石比重出现上升,而从巴西和印度进口铁矿石比重出现回落,以印度最为明显。2007年印度出口至我国的铁矿石占我国总进口量的20.72%,到2011年仅占10.65%,回落了近一半,主要原因是印度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迅猛,最近两三年印度政府不断采取措施,限制铁矿石出口。至于巴西矿石比例回落,最大原因可能是巴西矿投产速度低于澳洲。2007年以来,我国从巴西进口铁矿石数量没有发生巨大变化,而进口铁矿石总量则不断上升,造成了巴西矿石所占比例持续下滑。
由于在铁矿石定价上缺乏话语权,所以我国不断试图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进口机制,以打破被三大矿企垄断的局面。图2显示,我国从其他国家进口铁矿石的比例出现了明显增加。2007年我国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以外的其他国家进口铁矿石占总进口量比重为15.79%,到2011年这一比例上升至25.31%,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以南非为例,最近几年我国从南非进口铁矿石数量逐渐增多。不过据了解,南非矿品位低于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通常在55%左右,虽然南非矿产资源位居非洲前列,但是和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三国相比,储量相对偏低。此外由于路途偏远,运费偏高,价格上没有明显优势。2011年我国从南非进口的铁矿石平均价格为177.17美元/吨,低于巴西180.21美元/吨的平均价格,但远远高于印度132.28美元/吨的价格,所以我国从南非进口铁矿石数量虽然有一定增加,但是增长幅度依然比较缓慢,2007年—2011年仅提升了2个百分点。
多元化进口方式受抑制
1.印度铁矿石限制措施
目前各国对于铁矿石出口的限制主要是采取上调出口关税的措施。以印度为例,2007年印度首次对铁矿石出口征税,在2009年—2011年3年间,印度4次上调铁矿石出口关税,粉矿税率由0提高至30%,块矿税率由5%提高至30%。
除了上调关税外,印度还采取其他直接或间接措施限制铁矿石出口。例如,2010年4月,印度铁道部调高铁矿石出口铁路运费100卢布/吨。3个月后,印度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地、铁矿石出口量占到1/4的卡纳塔克邦,限制其10个港口出口铁矿石。受限制政策的出台及本国需求的不断增加,印度出口至中国的铁矿石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我国众多中小企业主要以采购印度现货矿为主,印度不断上调关税对我国国内中小企业冲击较大。预计未来3—5年内,我国从印度进口铁矿石数量仍将呈同比下降态势。印度国内贸易商预测,2011/2012年度,印度出口铁矿石预计从上一财年的1亿吨下降至6000万吨左右,而2012/2013财年,铁矿石出口量可能继续降低至4000万吨左右。
2.越南再次上调出口关税
自2011年12月底印度上调铁矿石出口关税以后,2012年2月,越南也将铁矿石出口关税由30%上调至40%。越南上次上调铁矿石关税是在2010年9月,当时越南财政部将属于铁矿石和精铁矿石税目下的三种铁矿石出口关税,由原来的0调高至30%。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从越南进口铁矿石290万吨,同比增长50%,在我国进口总量中占比0.42%,比上年增加0.11个百分点。按照进口数量分国别排序,越南位列第18位,同比上升了2位。目前越南并不是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其关税调整对于我国铁矿石价格暂时不会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
3.多元化进口受抑制
虽然越南此次调整关税对于我国国内市场价格不会产生推动作用,但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印度和越南纷纷上调关税,对于一直试图拓展进口渠道、努力摆脱三大矿山压制的我国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
自参与铁矿石谈判却一直不能谋得话语权以来,我国就多次试图打破三大矿山的垄断。2009年8月,在和三大矿山就铁矿石谈判进入僵持阶段时,中钢协秘书长表示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企与澳大利亚FMG达成铁矿石协议,其中粉矿价格同比降幅为35.02%,块矿价格同比降幅为50.42%。这是中国钢企首次与三大矿山以外的铁矿石生产商达成谈判结果。虽然中国钢企试图通过以FMG达成的价格基础与三大矿山进一步谈判,但是三大矿山却并不买账。进入2009年4季度,FMG称由于与中方未达成相关融资协议,其与中方达成的铁矿石长协价格失效。
目前中国采取的多渠道、多元化进口措施,主要是不断增加铁矿石进口国家。2006年,我国从38个国家进口铁矿石3.26亿吨,2009年从47个国家进口铁矿石6.28亿吨,2011年从68个国家进口铁矿石6.86亿吨。从图2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除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以外,我国从其他国家进口铁矿石比重日益增长。不过虽然从其他国家进口总量增加,但是由于进口国家数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加,所以每个国家进口量所占比重依然偏低,短期内难成气候。
价格仍将受制于人
近10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不断扩张,一方面进行行业整顿,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企业拆小建大,造成国内钢铁产能越淘汰越大的现状,对铁矿石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虽然国产矿产量不断增长,但是2011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依然保持在60%左右,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较高。鉴于印度减少铁矿石出口是一种必然趋势,未来为满足国内钢铁产能需求,有两个途径可选:第一,继续加大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铁矿石的力度。第二,进一步拓宽进口渠道。目前中国虽然从60多个国家进口铁矿石,但是实际上除了四大进口国以外,其他国家所占比重甚小。总体来看,要想弥补印度矿减少出口的亏空,短期内依然只能依靠澳洲矿和巴西矿。预计未来2—3年内,我国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的格局仍然难以被打破。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在铁矿石进口格局上试图打破三大矿山的垄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短期内这种现状很难被打破,铁矿石价格依然维持高位运行,对于市场价格继续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但同时也造成钢铁行业步入微利经营的通道。
我国近几年铁矿石进口形势分析简述
要想弥补印度矿减少出口的亏空,短期内依然只能依靠澳洲矿和巴西矿。预计未来2—3年内,我国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的格局仍然难以被打破。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我国铁矿石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品位低且伴生矿产多,选矿困难,每年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铁矿石以满足国内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
进口价格日益灵活
2003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数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这一年年底,我国开始参与一年一度的国际铁矿石谈判。虽然进口铁矿石数量位居全球第一,但是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上并没有真正的话语权。从2003年到铁矿石年度定价机制解体,我国一共参加了6次铁矿石谈判。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价格同比下降外,其余5年铁矿石价格均同比上涨。在这涨价的5年中只有2007年我国首度谈下首发价,价格涨幅为9.5%,而2005年和2008年涨幅最高。2008年首次出现了两个价格,在新日铁与淡水河谷达成首发价格后,宝钢又与力拓达成了第二个价格,长协机制因此出现裂痕。
2010年铁矿石长协谈判破裂,沿袭了多年的铁矿石年度定价方式被终止,取而代之的是与现货市场价格紧密挂钩的季度定价。举例来说,2012年一季度价格是以2011年9月、10月、11月三个月的普氏指数均价为基准,其中普氏指数的制定标准是以品位62%的铁矿石到达青岛港的价格为依据。自从三大矿山选择以季度定价为标准后,铁矿石协议价格和现货价格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变得更加灵活,价格波动幅度和频率都远大于年度定价。
虽然三大矿山放弃了年度定价,选取季度定价,但是实际上季度定价体系也早已被暗中打破。除了季度定价以外,三大矿山还给客户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定价方式,必和必拓首开先河为下游客户提供了短期、月度和季度定价三种方式,随后力拓和淡水河谷纷纷效仿。据悉,2011年4季度,力拓40%的铁矿石以季度定价销售,即以上一季度最后一个月之前三个月的平均价格指数定价,而其他60%的铁矿石则以当前季度、月度平均价格指数或者直接以现货价格指数销售。预计未来三大矿山价格政策和现货价格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原料价格的频繁变化和巨大波动不利于钢铁企业控制成本。
目前我国的钢铁企业中,铁矿石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约为40%—50%,部分企业甚至远高于50%。和现货价格紧密联系的铁矿石价格不仅推动钢材价格的不断上升,还挤压了钢铁企业的利润。2007年我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9.5%,如果以62%品位计算,2007年BP粉矿价格为49.85美元/吨,2011年3季度则为168.85美元,涨幅为238.72%。虽然原料成本不断上升,但是由于下游需求增速放缓,造成钢铁企业成本转嫁能力变弱,矿山企业谋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中国钢企利润却在逐年下降。据中钢协统计,全国重点大中型钢企销售利润率2007年为7.5%,2009年降到了2.9%,2011年跌至2.4%,钢铁行业整体陷入微利经营态势。
进口格局发生变化
我国进口的铁矿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2011年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6.86亿吨,其中从澳大利亚进口2.97亿吨,从巴西进口1.43亿吨,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数量占我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2/3左右。最近几年,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数量所占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而从巴西进口数量则出现了小幅回落。印度作为我国铁矿石第三大进口国,其出口数量也呈现持续下滑态势。
2007年和2011年我国铁矿石进口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南非四个主要铁矿石进口国中,其占总进口量的比重两升两降,其中从澳大利亚和南非进口铁矿石比重出现上升,而从巴西和印度进口铁矿石比重出现回落,以印度最为明显。2007年印度出口至我国的铁矿石占我国总进口量的20.72%,到2011年仅占10.65%,回落了近一半,主要原因是印度国内钢铁工业发展迅猛,最近两三年印度政府不断采取措施,限制铁矿石出口。至于巴西矿石比例回落,最大原因可能是巴西矿投产速度低于澳洲。2007年以来,我国从巴西进口铁矿石数量没有发生巨大变化,而进口铁矿石总量则不断上升,造成了巴西矿石所占比例持续下滑。
由于在铁矿石定价上缺乏话语权,所以我国不断试图采取多元化、多渠道的进口机制,以打破被三大矿企垄断的局面。图2显示,我国从其他国家进口铁矿石的比例出现了明显增加。2007年我国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以外的其他国家进口铁矿石占总进口量比重为15.79%,到2011年这一比例上升至25.31%,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以南非为例,最近几年我国从南非进口铁矿石数量逐渐增多。不过据了解,南非矿品位低于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通常在55%左右,虽然南非矿产资源位居非洲前列,但是和澳大利亚、巴西和印度三国相比,储量相对偏低。此外由于路途偏远,运费偏高,价格上没有明显优势。2011年我国从南非进口的铁矿石平均价格为177.17美元/吨,低于巴西180.21美元/吨的平均价格,但远远高于印度132.28美元/吨的价格,所以我国从南非进口铁矿石数量虽然有一定增加,但是增长幅度依然比较缓慢,2007年—2011年仅提升了2个百分点。
多元化进口方式受抑制
1.印度铁矿石限制措施
目前各国对于铁矿石出口的限制主要是采取上调出口关税的措施。以印度为例,2007年印度首次对铁矿石出口征税,在2009年—2011年3年间,印度4次上调铁矿石出口关税,粉矿税率由0提高至30%,块矿税率由5%提高至30%。
除了上调关税外,印度还采取其他直接或间接措施限制铁矿石出口。例如,2010年4月,印度铁道部调高铁矿石出口铁路运费100卢布/吨。3个月后,印度第二大铁矿石生产地、铁矿石出口量占到1/4的卡纳塔克邦,限制其10个港口出口铁矿石。受限制政策的出台及本国需求的不断增加,印度出口至中国的铁矿石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我国众多中小企业主要以采购印度现货矿为主,印度不断上调关税对我国国内中小企业冲击较大。预计未来3—5年内,我国从印度进口铁矿石数量仍将呈同比下降态势。印度国内贸易商预测,2011/2012年度,印度出口铁矿石预计从上一财年的1亿吨下降至6000万吨左右,而2012/2013财年,铁矿石出口量可能继续降低至4000万吨左右。
2.越南再次上调出口关税
自2011年12月底印度上调铁矿石出口关税以后,2012年2月,越南也将铁矿石出口关税由30%上调至40%。越南上次上调铁矿石关税是在2010年9月,当时越南财政部将属于铁矿石和精铁矿石税目下的三种铁矿石出口关税,由原来的0调高至30%。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从越南进口铁矿石290万吨,同比增长50%,在我国进口总量中占比0.42%,比上年增加0.11个百分点。按照进口数量分国别排序,越南位列第18位,同比上升了2位。目前越南并不是我国铁矿石的主要进口国,其关税调整对于我国铁矿石价格暂时不会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
3.多元化进口受抑制
虽然越南此次调整关税对于我国国内市场价格不会产生推动作用,但是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印度和越南纷纷上调关税,对于一直试图拓展进口渠道、努力摆脱三大矿山压制的我国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
自参与铁矿石谈判却一直不能谋得话语权以来,我国就多次试图打破三大矿山的垄断。2009年8月,在和三大矿山就铁矿石谈判进入僵持阶段时,中钢协秘书长表示以宝钢为代表的中国钢企与澳大利亚FMG达成铁矿石协议,其中粉矿价格同比降幅为35.02%,块矿价格同比降幅为50.42%。这是中国钢企首次与三大矿山以外的铁矿石生产商达成谈判结果。虽然中国钢企试图通过以FMG达成的价格基础与三大矿山进一步谈判,但是三大矿山却并不买账。进入2009年4季度,FMG称由于与中方未达成相关融资协议,其与中方达成的铁矿石长协价格失效。
目前中国采取的多渠道、多元化进口措施,主要是不断增加铁矿石进口国家。2006年,我国从38个国家进口铁矿石3.26亿吨,2009年从47个国家进口铁矿石6.28亿吨,2011年从68个国家进口铁矿石6.86亿吨。从图2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除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以外,我国从其他国家进口铁矿石比重日益增长。不过虽然从其他国家进口总量增加,但是由于进口国家数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加,所以每个国家进口量所占比重依然偏低,短期内难成气候。
价格仍将受制于人
近10年来,我国钢铁行业不断扩张,一方面进行行业整顿,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企业拆小建大,造成国内钢铁产能越淘汰越大的现状,对铁矿石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虽然国产矿产量不断增长,但是2011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依然保持在60%左右,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程度较高。鉴于印度减少铁矿石出口是一种必然趋势,未来为满足国内钢铁产能需求,有两个途径可选:第一,继续加大从澳大利亚和巴西进口铁矿石的力度。第二,进一步拓宽进口渠道。目前中国虽然从60多个国家进口铁矿石,但是实际上除了四大进口国以外,其他国家所占比重甚小。总体来看,要想弥补印度矿减少出口的亏空,短期内依然只能依靠澳洲矿和巴西矿。预计未来2—3年内,我国铁矿石价格受制于人的格局仍然难以被打破。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在铁矿石进口格局上试图打破三大矿山的垄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短期内这种现状很难被打破,铁矿石价格依然维持高位运行,对于市场价格继续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但同时也造成钢铁行业步入微利经营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