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产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工作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专项实施以来和此项工作被确定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三大任务之后,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矿山企业、科研机构,都高度重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徐绍史部长再次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提到了战略高度。他强调,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加快铁、铜、铅、锌等大宗矿产“三率”标准建设,落实资源补偿费计征与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挂钩的有关规定,探索运用经济技术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绿色矿业建设范围。
作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科研机构,当如何作为?记者近日来到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进行了采访。
紧盯难题持续攻关
我国矿产资源“贫矿多,富矿易选的矿少”、“中小型矿和坑采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和露采矿少”、“成分复杂的共(伴)生矿多、单一矿种少”的特点,在决定了我国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并非易事的同时,又为相关科研机构大显身手提供了机会和舞台。
作为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主要科研单位之一的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动摇,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提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冯安生高兴地说:“我们的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作为主攻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科研机构,近年来在选矿领域持续进行科技创新和攻关,很值得一看。”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能否提高,关键在选矿的工艺流程。在冯安生所长的力荐下,记者慕名来到了该所的资源与环境研究室。
“资源与环境研究室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选矿工艺研究,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可利用评价的基础上,为各种不同性质的矿产资源‘量身定制’出合理的工艺流程,同时还进行高效选矿药剂研发等。”东北大学矿物工程毕业的博士岳铁兵,毕业后一直从事选矿研究。现在已成为该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的他说,选矿有三大作用:一是对刚发现的矿产资源进行可利用性评价,确定其可选性和经济性,为下一步能否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为选矿厂确定工艺流程试验提供数据;三是针对某些矿石因难选或经济价值低而无法开发利用,或者在选矿过程中因一些不合理问题而导致回收率低等问题,查找症结并研究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据了解,作为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部门,该所的资源与环境研究室除加强了高岭土、石英、长石、萤石、磷灰石、红柱石等非金属分选及深加工综合技术外,还加强了铜矿、铜钼矿、铜镍矿等有色金属硫化矿、氧化矿和黑色金属等不同种类的复杂难处理矿物的分选研究工作,同时强化高效选矿药剂的研发工作,注重选矿试验与选矿药剂匹配开发,已开发出滑石特效抑制剂与细粒高效钼捕收剂系列等。
他们还围绕国家重大课题进行持续攻关和创新,先后承担过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863计划研究项目、科技部院所基础研究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以及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和各类市场合作项目。仅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54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5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金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7项;拥有专利13项。
瞄准市场着力创新
该室利用自己的科研和技术优势,紧紧围绕难选矿种和矿山企业选矿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杂症”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技研发工作。
他们针对以河南栾川上房沟钼矿为典型代表的共伴生难选钼矿资源进行了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制。通过3年攻关,他们成功开发出了“原矿—破碎—磨矿分级—分流磁选—钼粗细分级分选—粗粒钼尾矿选硫—细粒钼尾矿选铁”的选矿工艺流程,并在工业试验中应用;研制出的细粒高效捕收剂、滑石抑制剂也在工业试验中取得较好效果。该工艺不但解决了钼回收率低、铁品位低以及回水利用低等技术难题,同时综合回收了伴生铁、硫等元素。该难题的攻克,为我国丰富的伴生滑石型钼矿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河南栾川上房沟钼矿为特大型钼矿资源,已探明钼金属量70.4万吨。钼矿石原矿品位高,平均为0.134%,矿体埋藏浅,适宜露天开采,但矿石选矿难度较大,共生有含量超过10%的滑石,矿山生产企业钼选矿回收率较低、伴生铁精矿品位偏低、由于加入大量水玻璃(1585,0.00,0.00%)抑制滑石导致回水利用率低。多年来,国内多家单位曾针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上述选矿难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岳铁兵欣喜地说,选厂半年多的生产结果表明,整个工艺流程稳定、顺畅,完全适应共伴生难选钼矿矿石特点。其水平在国内乃至国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现有选厂对比,选别指标大幅度提高。通过技术改造,该试验厂按目前850吨/日的规模来算,可实现年产值1.21亿元、年利润3085万元。
“在取得较好选别指标的同时,该工艺具有以下创新点:一是根据各矿物工艺特性进行了钼粗细粒分级分选;二是开发出细粒高效捕收剂与高效滑石抑制剂;三是将湿式中磁场磁选机、中细粒物料精细分级机、搅拌磨、磁场筛选机、浮选柱、剥片机等新型高效设备应用于钼、铁选矿工艺中,药剂添加、粗细分级与浮选柱操作均采用自动控制系统,装备先进。”岳铁兵说。
其实,这只是他们在选矿领域的经典案例之一。据了解,他们近年来还围绕河南嵩县、灵宝金矿中伴生的钨矿、内蒙古的鲕状磁铁矿等进行了技术攻关,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成果转化率在50%以上,高铝矿物加工技术在全国80%以上的企业推广利用。
非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一直是他们的传统优势。他们针对新疆难选的红柱石资源,在通过工艺矿物学查明了红柱石分布规律与各类矿物嵌布共生关系等主要矿石性质和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集合体”抛尾新概念,采用原矿破碎—干式强磁选抛尾—分级—重选—强磁选精选工艺流程,获得了三氧化二铝55%~58%、三氧化二铁小于1%,粒度在5毫米~0毫米的优质红柱石产品,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均处于国内领先,填补了国内无粗粒红柱石骨料的空白。
采用该项成果,在新疆建成了目前亚洲最大的红柱石选矿厂,经过近4年的生产,累计产值超过3亿元,此项技术成果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借助平台提升能力
2012年5月,该所的金银多金属矿评价与利用实验室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重点实验室,这为该所提高科技创新驱动能力提供了平台。
重点实验室建设主要由资源与环境研究室承担,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基础。长期以来,他们一直重视并致力于金银多金属矿的综合回收,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他们对河南省嵩县金牛公司金矿进行试验研究后,将原常规的全泥氰化工艺改造为浮选—氰化浸出联合的工艺流程,与原工艺相比金回收率提高25%,年增加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同时,还有比较完善的实验室研究和检测中心,并配套有选矿、湿法冶金、超级粉碎、表面改性、分子筛合成和火法冶金6条中间试验生产线。
该实验室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是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可利用性评价和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对新发现矿产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研发出切实可行的综合利用技术。同时,针对难选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他们查明难利用原因,开展工艺矿物学、生物预处理技术、氧化矿选别、选冶高效分离提取和加工的基础理论等新技术研究,促进我国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整体水平的提高,并建立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和开发利用数据库,为制定金银多金属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提供数据。
“建设重点实验室,有利于对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成果进行系统总结,提出该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发展方向,有的放矢地开展矿产资源评价,充分挖掘矿产资源潜力;有利于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工艺的研究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有利于开展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新装备、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岳铁兵掰着指头算了起来,开展难利用资源应用基础研究及利用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及提升资源利用价值、扩大资源类型和资源量,推动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对提高我国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更重要的是,跟踪金银多金属资源发展状况,挖掘该领域资源综合利用潜力,提供该领域资源、利用程度、可选特性的相关数据,有利于开展金银多金属矿产资源利用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以及对外合作。
“该重点实验室拟配置36人,多为我们资源与环境研究室的研究人员。通过重点实验室建设,不仅能有效提高金银矿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矿产资源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提高金银资源保障努力,实现矿山合理开发和矿山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提供技术支撑,还能锻炼和培养人才,提高我们的创新驱动力。”岳铁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