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产线上最主要的粉磨设备例如立窑,在十几年前几乎是全进口,而在今天,国产设备基本已经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而且在价格上甚至能比国外的装备便宜一半。
从生产消费品的“世界工厂”,升级为向世界提供先进装备的重要基地,水泥行业已经走了许多年,而“一带一路”也成为中国水泥企业的战略高地。
水泥产线上最主要的粉磨设备例如立窑,在十几年前几乎是全进口,而在今天,国产设备基本已经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而且在价格上甚至能比国外的装备便宜一半。
“多年前国内一些设计院在设计生产线的时候,客户要求使用国外的一些设备,中国企业会做一些配套。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逐步了解了国外的技术情况,进行了消化吸收。”中国水泥网总编张敏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目前国产的水泥装备总体上已经可以达到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水平,而且性价比较高。
实际上,中国水泥工业取得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受益于大型水泥装备的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产量24.9亿吨,位居全球第一位,占世界水泥总量近六成。与此同时,2014年中国水泥产能利用率不到70%,为最近四年来最低水平。
面对长期供大于求的行业瓶颈和内需增长乏力,国内水泥企业早已开始在在印尼、缅甸、越南、老挝、尼泊尔等基建水平不高但水泥需求旺盛的国家谋求新增长点。
张敏告诉本报记者,国内水泥企业中,海螺水泥的海外布局规模最大,主要在印尼。华新水泥则布局较早且有实效,目前已经是塔吉克斯坦最大的水泥企业了。2011年,华新水泥就在塔吉克斯坦建立了年产100万吨的首个海外项目,去年又建设了第二条和第三条水泥生产线。今年3月,华新水泥表示将增资柬埔寨一水泥厂商。
华新水泥助理副总裁王焕忠在近期的2015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上表示,针对“一带一路”战略,未来他们将会有更大动作,将在东欧、非洲、东南亚等地重点布局。
分析人士指出,在此次国家鼓励装备合作的背景下,中国水泥装备制造商中,拥有水泥工程深厚背景的中材集团亦有较大机会。中材集团2014年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共在境外承建水泥生产线150条,水泥工程EPC业务市场占有率连续8年保持了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