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有关规定,经审查,我部拟对12个建设项目作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决定。为保证此次审查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拟竣工环保验收决定的建设项目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16年5月31日-2016年6月7日(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10-66556430、66556045(行政审批大厅)
传 真:010-66556430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15号
邮 编:100035
一、拟作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合格决定的建设项目
一、项目名称:丹东至拉萨国道主干线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改建完善工程项目
建设地点: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南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建设单位:西藏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项目概况:项目途经格尔木市、安多县、那曲、当雄县、堆龙德庆县、拉萨市,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完善,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局部路段40公里/小时,线路实际全长1122公里,进行整治改建路段共计528.74公里,包括路面补强338.3公里,重修路基路面190.44公里。新建服务区7处,新建大桥2座、中桥2座、小桥5座,重建桥梁7座,加固维修桥梁18座,增设、重修各类涵洞145道,维修涵洞12道。工程总投资10.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8525万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项目临时用地尽量选择利用青藏铁路修建、维护和历届整治留下的场地,未另建开采场,未在保护区内设置取弃土场和施工营地。未产生弃土方量,产生的挖方均被利用为保温护道填筑。新建服务区选址在工区建筑用地区域,未新征土地。沿线共设置取土场17处、沙砾料场9处、石料场5处,均已平整、自然恢复。在五道梁区间动物迁徙的主要通道设置了300米旱桥,有利于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及觅食。
2、工程对8处学校、医院和敬老院的特殊敏感路段设置了禁鸣标志牌和减速牌。
3、新建的雪水河大桥和106中桥安装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施工期设置了泥浆池、隔油池处理施工废水,未排入沿线河流水体。
5、工程沿线新建的7处服务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6、建设单位制定了危险物品应急处置预案,并已在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公众意见调查收回有效调查问卷80份,其中沿线居民50份,司乘人员30份,沿线居民大部分为藏族,司乘人员大部分为汉族。48名受访居民对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2名对交通噪声及施工废水排放等问题表示不满意;23名司乘人员认为公路整体景观协调,7名表示不知道或不协调。项目建设和试运营期间,当地环保部门均未收到相关环境问题的投诉。
二、项目名称: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石槽村煤矿及选煤厂新建工程
建设地点:宁夏自治区银川市
建设单位: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项目概况:工程建设规模60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71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斜井、副立井、回风斜井及选煤厂等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和水、电、暖等公用工程及环保工程。工程实际总投资约26.93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272万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工业场地及道路两侧采取绿化、硬化、排水沟等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编制了沉陷区生态恢复方案,开展了首采工作面的地表岩移观测工作,对井田上方受沉陷影响的永利村216户居民实施了搬迁安置,与宁夏灵武市宁东镇政府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
2、制定了地下水监测计划,验收调查期间,开展了水位观测。建设了处理能力为19200立方米/天的矿井水处理站,矿井水处理后回用于井下生产、洗煤厂生产补充水、井下消防、防火灌浆、工业场地和道路洒水。建设了处理能力为720立方米/天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煤泥水实行一级闭路循环,不外排。
3、配套建设了封闭筒仓储煤,输煤栈桥采用全封闭结构,在皮带输送机、输送机转载点及筛分
破碎设备等安装喷雾洒水、袋式除尘器等装置,购置洒水车对运煤道路等易产尘地区进行洒水降尘。锅炉烟气经脱硫除尘后外排。
4、选用低噪声设备,对
提升机、通风机、筛分破碎设备、锅炉房鼓引风机、压风机等高噪声源采取了隔声、减振、消声等措施。
5、洗选矸石部分送往宁夏国华宁东发电有限公司进行综合利用,部分送往排矸场堆存。锅炉灰渣由建材企业进行综合利用。生活垃圾由灵武市宁东市容管理中心进行统一处理、处置,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经压滤后用作绿化的肥料。矿井水处理站污泥掺煤销售。废机油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利用。
6、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已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公众参与发放个人调查问卷60份,团体问卷2份,共计回收62份。调查结果表明,62位被调查者或团体对项目环保工作表示满意。验收调查期间,地方环保部门未接到与本工程有关的环保投诉事件。
三、项目名称:平朔煤炭工业公司东露天煤矿(含选煤厂、铁路专用线)
建设地点:晋北煤炭基地平朔矿区东北部
建设单位: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工程建设规模2000万吨/年,服务年限75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采掘场、外排土场、地面生产系统、道路、铁路专用线等。工程实际总投资约120.94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43亿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编制了本工程生态恢复方案,完成了麻地沟外排土场边坡、平台的生态恢复,开展了北排土场的生态恢复。已按照补偿标准支付了征地搬迁补偿费,搬迁安置工作由平鲁区人民政府和朔城区人民政府负责。
2、对采掘场周边梨阳坡、榆岭、薛家港三个村庄的水井进行了跟踪监测,制定了供水应急预案。验收调查期间基本无矿坑排水。在主工业场地新建规模为960立方米/天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道路洒水及生态恢复,不外排。在副工业场地新建规模为120立方米/天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到主工业场地煤泥水浓缩池回用,不外排。
3、建设了全密闭式输煤栈桥,原煤筒仓、产品煤仓、装车仓和矸石仓,采掘场钻孔机均设有集尘装置,剥离作业采取多排垂直深孔微差松动爆破方式。副工业场地2台8吨/小时燃煤锅炉的烟气经脱硫除尘后通过40米高烟囱排放。
4、选用了低噪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厂房隔音、基础减振等降噪措施。铁路专用线附近的上街安装了声屏障。
5、洗选矸石运至排土场排弃,土岩剥离物统一运至排土场堆放,工业场地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用于排土场生态恢复,煤泥外售,废机油收集后由中煤平朔宇辰有限公司油脂化工厂回收利用。
6、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已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公众参与共发放个人调查问卷235份,收回有效问卷232份,228人对本项目的环保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4人对本项目环保工作表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是希望搬迁。验收调查期间,地方环保部门未接到环保投诉。
四、项目名称: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夏店煤矿1.8Mt/a产能释放项目
建设地点: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
建设单位: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慈林山煤业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工程建设规模180万吨/年,服务年限15.5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斜井、副立井、副斜井、东回风斜井、西回风立井等主体工程及辅助工程,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施等环保工程以及供热、供排水、供电等公用工程。工程实际总投资约63503.4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809万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建立了地表岩移观测系统,对开采形成的沉陷区进行了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对井田范围内的7个村庄留设了保护煤柱。编制了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旧排矸场已封场绿化。
2、建设了一座7200立方米/天矿井水处理站,矿井水经处理后回用于生产生活,多余矿井水量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浊漳西源。建设了一座1000立方米/天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废水全部回用于选煤厂生产补充用水,不外排。
3、建设了全封闭输煤栈桥,原煤筒仓。皮带输送机、输送机转载点及筛分破碎设备等安装了喷雾洒水装置,工业场地锅炉的烟气经脱硫除尘后通过60米高烟囱排放。
4、选用低噪声
机械设备,对鼓风机、引风机、通风机等高噪声设备设置了消声器,各类泵体设置了减振基础等措施。
5、新建井筒矸石排入旧排矸场,目前已完成封场绿化;试生产期间掘进矸石全部井下回填。炉渣、脱硫渣全部运往襄垣县同茂建材有限公司作为矸石砖生产材料,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统一送至金谷源垃圾处理有限公司处置。矿井水处理站产生的煤泥经脱水后全部外售。
6、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已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公众参与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均对本项目的环保工作表示满意。施工及试生产期间,地方环保部门未接到环保投诉。
五、项目名称:山西汾西中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兴煤矿煤炭产业升级改造项目(300万吨/年)
建设地点:山西省交城县岭底乡
建设单位: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工程建设规模30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为49.5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综合办公楼、主斜井、回风立井、动筛排矸车间、原煤输送系统、原煤产品仓、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锅炉房及瓦斯抽放泵站等。工程实际总投资约14.8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04亿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编制了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对工业场地、井田边界、井田内安则、光足村等环境保护目标留设了保护煤柱。
2、建设了一座矿井水处理站,处理规模4800立方米/天;建设了二座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分别为1000立方米/天和500立方米/天。处理后的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全部综合利用,不外排。
3、建设了全封闭输煤栈桥;筛分车间和原煤仓安装袋式除尘器和密闭式吸尘罩;工业场地锅炉的烟气经脱硫除尘后通过烟囱排放。
4、选用了低噪声设备;各类电机、通风机、鼓风机和引风机采用了减振、消音器、隔声等降噪措施。
5、试生产期间,掘进矸石部分回填井下,部分送山西北阳冶金能源有限公司综合利用,剩余送洗煤厂矸石场堆存。锅炉灰渣和脱硫物送山西宏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综合利用。矿井水处理站污泥与煤泥一起销售;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送至交城县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
6、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已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公众参与共发放个人调查问卷160份,收回有效问卷153份,138人对本项目的环保工作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14人对本项目环保工作表示无所谓,1人对本项目环保工作表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是认为煤矿开采影响用水、运煤产生扬尘。验收调查期间,地方环保部门未接到环保投诉事件。
六、项目名称: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3号煤层开采)
建设地点:山西省长治市
建设单位:山西三元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北京中环格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工程建设规模220万吨/年,服务年限16.9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瓦斯抽放站及选煤厂等主体工程,机修车间、坑木加工房等辅助工程,原煤仓、产品仓、矸石仓、铁路专用线等储运工程,给排水、供热等公用工程,办公楼、单身宿舍等行政福利设施,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等环保工程。工程实际总投资约1.2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810万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建设过程中实施了拦挡、排水、土地平整和植被恢复等水土保持措施。设立了地表岩移观测点,制定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计划。对已开采区沉陷造成的地表裂缝、积水等生态环境问题,采取裂缝充填、平整、矸石回填、资金补偿等措施进行整治。对长晋高速公路、太焦铁路、湿地公园、长治市主城区规划范围、井田内村庄等敏感目标留设保护煤柱。
2、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体系,设置了9个水位监测井。建设了一座7000立方米/天矿井水处理站和一座400立方米/天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井下生产用水、选煤厂生产补充用水等,不外排。
3、建设了原煤、产品煤封闭式煤场、矸石方仓及全封闭输煤栈桥;洗煤主厂房、动筛车间安装了多管冲击式除尘装置;工业场地锅炉房配备了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烟气处理后经50米高烟囱排放。
4、选用了低噪声机械设备,对高噪声设备设置了减振基础、隔声罩、消声器等,各类泵体设置了软橡胶接头、橡胶垫或弹簧减震器。车间和瓦斯抽放泵房采用隔声门窗。
5、掘进矸石不出井,洗选矸石部分运往长治县保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进行综合利用,部分用于沉陷积水区土地复垦,不设矸石场。锅炉灰渣由长治县保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回收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生活垃圾外送长治市郊区环卫处统一处理。矿井水处理站污泥掺入产品煤销售。
6、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已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公众参与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均对本项目的环保工作表示满意。验收调查期间,地方环保部门未接到环保投诉。
七、项目名称: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陕西省神府矿区三道沟煤矿建设工程
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
建设单位:陕西德源府谷能源有限公司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北京中环格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工程建设规模90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76.3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主平硐、副平硐、回风斜井等主体工程,原煤仓、矸石仓、场外道路等储运工程,材料堆场、维修车间、综采设备库等辅助工程,供水工程、供电工程等公用工程,矿井水处理站、生活污水处理站等环保工程。工程实际总投资约34.6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6914万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编制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对沉陷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整治提出了具体方案和整治费用。对地表裂缝进行了填堵,塌陷区裂缝已进行了恢复。对服务期已满的排矸场进行闭场并覆土造地,目前用作仓库;对八盘区上方的杜松县级自然保护区留设了保护煤柱,在工作面上方走向、倾向各布置一条观测线及六个观测点。
2、初步设计针对可能导通区域留设了防水煤岩柱,在开采饮用水可能受到影响的12个村庄下覆煤炭资源时,将对村庄水井进行观测,若出现饮水问题,立即采取措施保证村庄正常用水。建设了1座处理能力为1440立方米/天的矿井水处理站,矿井水经处理后用于井下消防洒水、黄泥灌浆用水、生产系统除尘冲洗用水,其余送往府谷电厂,不外排。建设了1座处理能力为1000立方米/天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浇洒道路及绿化等,其余送往府谷电厂,不外排。
3、工业场地采用封闭式原煤仓、块煤仓和矸石仓;煤炭运输采用全封闭输煤栈桥;筛分破碎车间
破碎机处设置扁布袋除尘器;破碎车间、原煤转载点、储运等产生煤尘地点设置喷雾洒水装置进行除尘;煤矿配有洒水车,适时对场内道路进行洒水抑尘。采暖依托府谷电厂高压蒸汽供热,工业场地不设锅炉房,风井场地供热采用电锅炉。
4、选用了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落实了降噪措施。
5、掘进矸石全部用于回填采空区或废弃巷道;手选矸石运至矸石场平整场地。生活垃圾收集后送电厂灰场垃圾专用填埋区填埋。矿井水处理站污泥浓缩脱水后压成泥饼送至电厂作为燃料使用。
6、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已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公众参与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均对本项目的环保工作表示满意。施工及试生产期间,地方环保部门未接到环保投诉。
八、项目名称:神华集团包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李家壕煤矿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建设单位:神华集团包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李家壕煤矿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
项目概况:工程建设规模60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为25.14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矿井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选煤厂、进场公路和铁路装车站等。工程实际总投资约28.16亿元,其中环保投资约8794万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对采空区地表已出现的裂缝和塌陷区域采取了填充、平整等恢复措施,并在采空区设置了警示牌;在铜匠川、规划世纪大道与南侧电力走廊留设了保护煤柱。受井田可采面积的变化,可采范围内村庄变更为9个,需搬迁的马家沟(首采区)、林家壕(首采区)、敖包图、韩家沟四个村庄位于城市禁采区内,不再进行搬迁;位于首采区内的郭家梁、张家圪坨、寨子梁已全部搬迁。
2、设立了4个地下水长期动态监测点,并制定了供水应急预案。建设了1座处理能力为4500立方米/天的矿井水处理站,矿井水经处理后用于井下生产和洗煤厂补水。建设了1座处理能力为1500立方米/天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选煤厂补充水。
3、输煤系统采用封闭带式输送机,并在皮带走廊内安装喷雾洒水装置。在筛分破碎机、皮带运输机、转载点上方均布设了除尘器。锅炉房4台锅炉均配有麻石水浴脱硫除尘器,烟气处理后经50米高烟囱排放。
4、对产噪点采取合理布局,选取低噪设备,对噪声源采取隔声、减振、加装消声装置等措施以减轻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施工期掘进矸石用于工业场地及路基的铺垫;生产期掘进矸石用于填充井下废弃巷道不出井;选煤厂的洗选矸石目前堆存于场区南侧临时矸石场内,矸石场建设拦渣坝,采取分台阶堆放。
6、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已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公众参与情况:公众参与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均对本项目的环保工作表示满意。施工及试生产期间,地方环保部门未接到环保投诉。
九、项目名称:中国石化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开发及榆林-濮阳-济南输气管道工程(气田部分)
建设地点:陕西省榆林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建设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项目概况: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开发工程开发面积564.1平方公里,年产气量21亿立方米。工程建设采气井620口,集气站29座,配套集气干线102公里,单井集气管线及甲醇管线1018公里,以及站外道路、生活基地、消防救援应急中心、甲醇废水处理站等公共辅助设施。气田开发工程总投资56.4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9198万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气田开发工程严格控制施工范围,严禁施工车辆随意开辟施工便道,工程永久占地较环评阶段减少45.8公顷,临时占地较环评阶段减少402.6公顷;在草地、湿地、林地、农田等有植被地段地表开挖时,严格实行分层开挖分层回填措施;距红碱淖较近的井区选择秋冬季施工,避开鸟类繁殖期;施工结束后,通过补栽树苗、播撒草籽等措施对林地、牧草地进行植被恢复并采取补偿措施;对穿越沙丘地段采取草方格或秸秆固沙措施;管道穿越河流全部选择枯水期施工,施工结束后采取了河床恢复平整、河岸水工护坡措施;对一期工程遗留的井场采取了场地平整及植被恢复措施。工程按环评批复要求取消建设红碱淖县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陕西省神木县批复)范围内的15口采气井,对环评阶段已建设的3口探井进行了封井处理。
2、工程29个集气站的含甲醇废水全部送往甲醇废水处理站处理后,再生甲醇送集气站回收利用,废水全部回注地下1000米的长2层;工程通过改造甲醇精馏塔,使处理后的废水中甲醇含量由改造前的0.2-2%降低到<0.1%;废水处理中产生的污泥送原有工程焚烧炉进行高温焚烧处置。生活污水经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营地绿化。采气井场钻井过程产生的泥浆和岩屑置于防渗泥浆池中,周边设置防雨水围堰,钻井泥浆循环利用,完井后剩余泥浆就地添加固化剂固化后填埋,并覆土绿化;在地下水埋深较浅区域,钻井泥浆运至地势较高区域进行填埋处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各施工区均配有值班专车,定期将垃圾外送至地方环卫部门指定的接收地点处理。
公众参与情况:公众意见调查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征求气田开发工程项目区范围内居民、职工和当地环保部门的意见。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67份。其中,36人对气田开发工程环保工作表示满意,31人表示基本满意。
十、项目名称:无锡荣成纸业有限公司三期工程年产40万吨A级芯纸及40MW自备热电站项目
建设地点:江苏省无锡市
建设单位:无锡荣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项目概况: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扩建两条20万吨/年A级芯纸生产线,配套建设一炉一机的自备热电站,其锅炉规模为220吨/小时,发电机组为抽汽凝式40兆瓦。工程总投资19600万美元,环保投资1.172亿元人民币。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造纸网部浓白水直接排至白水池,回用至造纸的冲浆工序和制浆车间,制浆过程中浓缩工序产生的浓白水经白水池,回用至前段工序,其他工段废水和上述其余废水一同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京杭运河。
2、热电站锅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烟气经四电场静电除尘、氧化镁湿法脱硫、SCR脱硝处理后通过100米高烟囱排放。燃煤装卸、输送过程采用密封栈桥,并设置布袋除尘器进行粉尘收集。A级芯纸生产过程产生的少量水蒸汽直接排放。
3、主要噪声源有设备运行噪声和排气噪声,主要采取隔声罩、消声器或隔声室等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干扰。
4、一般固体废物废塑料、铁丝铁钉、废橡胶、草绳等、砂砾、纤维粗渣、渣浆、重渣、污泥等全部委外综合利用或处置。危险废物废机油、废包装桶等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热电站产生的飞灰、炉渣、硫酸镁、脱硫渣外委综合利用,灰渣综合利用不畅时租用惠联热电的灰库作为临时应急堆放场地。
5、原有2台20吨/小时、1台15吨/小时锅炉已拆除,1台45吨/小时循环流化床锅炉已停用。对原有污水处理站进行了改造。江苏天鸿化工有限公司2台35吨/小时锅炉已停用,氮肥生产线已停产,洛社镇4家印染厂已经关闭。各排污口已按要求建设,设置标志牌。废水排放口已安装TOC、氨氮在线监测仪,烟气排口已安装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线监测仪,并与无锡市惠山区环保局联网。
公众参与情况: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61个周边被调查群众对该项目的环保工作表示满意,39个被调查群众表示基本满意。
无锡市环境保护局和惠山区环境保护局反映卫生防护距离内敏感点拆迁完毕后未接到与本项目有关的环保投诉。
十一、项目名称:罗家寨、渡口河净化气集输管道工程(南坝-屏锦段)
建设地点:四川省达州市,重庆市梁平县
建设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验收监测(调查)单位: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工程起自南坝首站,止于屏锦分输站,途经四川宣汉县、开江县和重庆市梁平县,线路全长111.94公里(含宣汉县与开江县交界大梁山翻越段3.92公里),管径813毫米,设计压力7兆帕,设计输量1250万立方米/日。工程总投资6.5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5388万元。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穿越河流段选择在枯水期施工,施工结束后在两岸岸坡采取了浆砌石护岸、石笼防护等措施。施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家肥,施工结束后对化粪池进行了消毒处理,并用隧道弃渣进行回填。试压废水经沉降后排至附近农灌水渠,废渣集中收集后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填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送弃渣场堆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交市政垃圾场。各站场生活污水经粪池处理后,定期由附近农民拉运作农家肥。少量生产废水存存放于站内50立方米排污池(防渗)自然蒸发。
2、工程按照不同地段控制施工作业带范围,其中水田14~16米、旱地12米、深丘山区段14米、林地段12~14米、其余地区16米。工程分段施工,随挖、随运、随铺、随压,不留疏松地面;工程管线采用沟埋敷设,开挖管沟采取了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了地表恢复。穿越林地段施工前对沿线珍稀物种进行了排查并对20厘米以上树木进行移栽,施工结束后采用草灌结合方式恢复生态。工程永久占地按有关法规履行了相关手续并予以了补偿。大梁山隧道进口进行了封堵,出口端进行封堵后采用引水管道引出部分泉水作为当地居民用水水源。
公众参与情况:调查共发放245份个人意见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236份,其中个人问卷230份,黑天池家庭问卷5份,团体问卷1份,均对本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态度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施工期黑天池村关于用水受影响的投诉现已得到解决。
二、拟作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不合格决定的建设项目
